据新华社报道,“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从在深圳种下超级杂交水稻,再到现场助威2011年大运会赛场,再到位于坂田片区的“隆平路”,袁隆平院士与深圳缘分匪浅。

早在十七年前,“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非常关心深圳的都市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据南方日报此前报道,2004年1月4日,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与袁隆平院士领导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约合作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分中心”。
在袁隆平院士看来,深圳是全国光、热、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良的气候非常适合水稻种植。2004年,为了实现实现超级杂交水稻第三期亩产900公斤的育种目标,74岁高龄的袁隆平院士4月来到深圳选址,并相中龙岗区碧岭现代农业科技园(现位于坪山区),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龙岗区合作,兴建国家超级杂交水稻基地——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

2004年4月20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举行签字、挂牌仪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席。南方日报记者 张涛 摄
“我的目标就是要打败泰国香米。”谈及研究所的科研目标,袁隆平院士信心满满。
研究所仅仅成立四个月之后,就迎来了喜人的突破。据南方日报先前报道,2004年10月28日,有关专家对48亩实验田的超级杂交水稻晚稻的实测结果表明:水稻稻谷结实率达95%以上,稻谷千粒重达27%以上,每亩高产847公斤。
这也意味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深圳取得过“四大突破”:目前超级杂交水稻晚稻亩产量高;稻谷结实率高;稻谷千粒重高;筛选出适合华南地区种植的两种中国新型香米新品种。
近年来,研究所的超级杂交水稻创新团队累计选育出30多个深优系列杂交稻新品种,开发出业内大名鼎鼎的“深优”系列品种,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稻瘟病,深受农民欢迎。数据显示,“深优”系列品种目前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3600多万亩,农田累计增产25亿公斤以上,农民累计增收超过40亿元。

在个人生活领域,袁隆平院士与深圳颇有渊源。
据媒体先前报道,为了感谢袁隆平的突出贡献,龙岗区委、区政府分配了一套房给他。
2010年11月袁隆平院士和夫人邓女士正式入住了位于龙岗的新家。
2011年8月,袁隆平还现身深圳大学生运动会一场女子组4×200米自由泳比赛。据当时采访记者回忆,当中国代表队在第三棒超越新西兰代表队领先之时,袁隆平露出笑容,和现场沸腾的观众们一起为运动员鼓掌助威。

袁隆平曾现身大运会赛场
众所周知,袁隆平是位游泳健将。高中时,他就展现出不俗的游泳实力,考上大学后,还夺得全校的游泳冠军。
比赛结束后,袁隆平表示“为中国大运健儿呐喊助威是自己的义务。”他也曾和记者说过,看到游泳健儿夺得比萨冠军,他会非常高兴,就好像第一个冲过终点的是他自己一样。

在位于龙岗区坂田街道的华为基地,园区之间的很多道路都是根据古今中外的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如:贝尔大道、居里夫人大道、稼先路、隆平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