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与气候 ]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南临黄海、渤海,东与朝鲜一江之隔,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东北地区唯一既沿海 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
辽宁简称“辽”,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而得其名。辽宁省地形概貌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
地势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陂分列东西两厢,向中部平原下降、星马蹄形向渤海倾斜。江东、江西两侧为平均测拔800米和500米的山地任:中部为平均海找200米的辽河平原:江西渤海滑岸为狭长的海演平原,称“江西走廊”。
江宁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李风气候区,境内雨热同季,日照丰富,积温较高,冬长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
雨量不均,东湿西干。全省阳光辐射年总量在100 ~ 200卡/平方厘米之间,年日照时数2100- 2600小时。春季大部地区日照不足:夏季前期不足,后偏多;秋季大部地区偏多:冬季光照明显不足。
全年平均气温在70- 11C.最高气温30T,最低气温30年。 受季风气候影响,各地差异较大, 自西南向东北,自平原向山区迅减。年平均无霜期130 ~ 200天,由西北向东南连渐增多。辽宁省是东北地区降水量最多的省份,年降水量600~ 1100毫米。
[历史沿革]
早在远古时代,辽宁地区就有人类劳动、繁衍、生息。在营口大石桥南金牛山发现的金牛山人化石及其遗址,距今已有28万年,是迄今为止在辽宁地区发现的最古老的一处人类栖息地。在朝阳市喀左县发现的鸽子洞遗址及出土的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古人类遗址,距今有5万年左右。
约在7000年前,辽宁地区开始进人新石器时代,沈阳新乐遗址和出土的大量器物,显示了辽宁在原始社会末期的繁荣景象。
据我国最早的史书《禹贡》记载,辽宁地区最早为冀、青二州之城。夏商为幽州、营州之地。周分封,属燕国之地。春秋战国,燕置辽东、辽西两郡。秦置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
西汉,隶属于幽州,增设玄菟郡。东汉,增设辽东属国。西晋,属于平州。东晋及南北朝,被营州所管辖。隋,为辽东郡、柳城郡、燕郡。唐属河北道,设安东都护府。645 年,唐太宗亲征辽东。
668 年唐朝灭亡高句丽,统一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的故土,将其纳人安东都护府的管辖。辽,分属于东京道、上京道、中京道、下京道。金大部分地区属东京路统辖、其余分属咸平路、上京路、 北京路。
元,东部地区属辽阳行省的辽阳路、沈阳路;北部地区属开原路咸平府;西部地区的广宁路隶属辽阳行省;锦州、朝阳地区属大宁路,隶属于中书省。明,为辽东都指挥使司管辖,下设2州、25卫。
清,设辽东将军,后改奉天将军,再改盛京将军,清末改奉天省。1608 年4月,努尔哈赤与明边将立碑划界,从此自称为国,边界在今辽宁吉林的交界线附近。1616 年正月,努尔哈赤于赫图阿拉御八角殿称汗,建元天命,定国号为金,史称后金。
在夺取了辽阳后,1621年8月,后金筑辽阳新城,即东京城,并迁都于此。1625年3月,后金迁都沈阳,后定名为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