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境内,与泰安市山城一体,自古就有“天下第一名山”的美誉!它根盘齐鲁,擎天捧日,影照东海,巍然柱天。既有“造化钟神秀”的神秘,又有“一览众山小”的霸气。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庶民百姓,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无不对其顶礼膜拜,深受历代社会各阶层的推崇,影响了巨大。甚至在中国四大名著中,也是随处闪现着泰山的影子,这就是泰山特色文化的魅力!

一、山川文化
《西游记》第三十三回:外道迷真性,元神助本心,讲述了银角大王利用“移山倒海”之法,把须弥山、峨眉山压在孙悟空身上,见行者依然“飞星来赶师父”,遂“吓得浑身是汗,遍体生津”,施法又将泰山移来压住悟空。在泰山压顶下,猴子终于不能承受其重,“只压得三尸神咋,七窍喷红”,可见泰山的巨大威力!后世又延伸出“泰山压顶而面不改色”、“泰山压顶腰不弯,越是艰难越向前”等励志谚语,都是赞美泰山的厚重。

在泰山天外村东、天外桥下面的西溪大峡谷,就是渿河的发源地。沿大众桥东侧盘道北行,有黑龙潭,相传与东海龙宫相连。再上有阴阳界,再西北向上,有傲来峰、猴子石、扇子崖、宝瓶崖、定海针。在泰山红门旅游线路上,沿途有王母池(瑶池)、高老桥,在其西北上方有水帘洞,山顶有东、西、南、北四大天门,极顶有玉皇庙等,这些都成为《西游记》的素材,出现在书中各个场景,都是受泰山山川文化的影响。

二、鬼神文化━“泰山治鬼说”
《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卜周易管辂知机 讨汉贼五臣死节,讲述了三国时期的占卜家管辂替曹操占卜的故事。“操令卜天下之事”,“又令卜传祚修短之数”,均能脱口而出。“操欲封辂为太史”。管辂婉言谢绝,给出的理由是:“辂额无主骨,眼无守睛…只可泰山治鬼,不能治生人也”。可见,在当时社会上,“泰山治鬼说”已经传播开来。

《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讲述了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所见所闻。言说其“专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访察机会,布散相思”,明显借鉴了泰山碧霞元君“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 “庇佑众生,灵应九州”之说。另外太虚幻境内设“痴情司”、“结怨司”等各司,与泰山之蒿里山地府设置的“三曹六案七十五司”等机构何其相似!只是“地府”主神是男神东岳大帝,“太虚幻境”主宰是警幻仙姑罢了!可见“泰山治鬼说”影响力之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