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国家统计局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约1.76亿,按照国际惯例,65周岁及以上的人群定义为老年人,而年龄≥65周岁的糖尿病患者被定义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包括65岁以前和65岁及以后诊断糖尿病的老年人。2019年的数据显示,我国≥65岁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数约3550万,居世界首位。本期健康大讲堂邀请到了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王德峰,为大家了解有关老年糖尿病的一些知识。
我国6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仍有随年龄增长的趋势,70岁以后渐趋平缓。年龄和病程均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糖尿病与缺血性心脏病、卒中、慢性肝病、肿瘤、女性生殖系统等疾病的死亡风险相关,且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未患糖尿病的老年人。老年人易伴发多种慢性疾病,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和(或)血脂异常的比例高达79%。所以亟须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通常病程较长,并发症、伴发病多,应结合每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特点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教育内容应包括糖尿病的病因、疾病进展、临床表现、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识别和处理、个体化治疗目标、生活方式干预、各类药物的特点、临床药物选择及使用方法、如何进行血糖监测等。应加强对患者本人、家庭成员及看护者、社区相关人员的健康教育,使其正确了解疾病相关知识,避免过于激进或者过于宽松的血糖管理,从而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教育的形式可以采取集体教育或针对性比较强的社区小组教育、同伴教育及个体教育。有条件者也可以采取远程教育的模式,如公众号、手机应用程序、网络培训班等。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尤其需要的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大且感知低血糖能力差,在制定血糖控制目标、饮食运动方案、血糖监测策略和药物选择时应警惕低血糖的发生。同样,老年糖尿病患者也是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甚至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高风险人群,一旦发生骨折,致残率、致死率高,因此,需加强老年糖尿病患者骨折风险评估及预防骨质疏松知识的教育。衰弱对老年人健康影响巨大,其主要表现除肌少症外,还包括机体功能缺陷、跌倒、认知障碍、抑郁、营养不良等,应进行合理的营养、饮食、运动、防跌倒以及心理健康教育。
营养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应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全程。对于一部分健康状态良好、血糖水平升高不明显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单纯的生活方式干预即可达到预期血糖控制。老年人改变饮食习惯较为困难,可基于固有的饮食习惯做适当调整。老年糖尿病患者肌肉含量较低,足够的能量摄入可避免肌肉蛋白分解,应适度增加蛋白质摄入。碳水化合物是中国老年糖尿病患者主要的能量来源,碳水化合物可以快速分解供能,也可以降低药物治疗中的低血糖发生风险。进食碳水化合物同时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延缓血糖升高,减少血糖波动,改善血脂水平。应患者进食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与蔬菜的顺序,后进食碳水化合物可降低患者的餐后血糖增幅。老年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营养不良发生风险更高,更易发生肌少症和衰弱,因此,应避免过度限制能量摄入,强调合理膳食、均衡营养,警惕老年糖尿病营养不良,定期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尽早发现并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运动是预防和治疗老年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以规律运动为主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老年糖尿病患者首选的运动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运动能力较差者,可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于绝大多数老年糖尿病患者是安全的,具体形式包括快走、健身舞、韵律操、骑自行车、水中运动、慢跑等。运动强度可通过主观疲劳感来评价,在中等运动中常感到心跳加快、微微出汗、轻微疲劳感,也可以表现为在运动中能说出完整句子但不能唱歌。每周运动5-7天,最好每天都运动,运动的最佳时段是餐后1小数,每餐餐后运动约20分钟。抗阻训练同样适用于老年人群,可通过哑铃、弹力带等器械进行抗阻训练,也可以采用自身重量练习(如俯卧撑或立卧撑),应加强下肢肌力训练,以预防和延缓老年性肌少症。老年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平衡能力下降等问题,加强柔韧性与平衡能力训练可以增强平衡能力,交替性单脚站立、走直线都是增强平衡能力的有效方法,瑜伽、太极拳、五禽戏和八段锦练习也可以提高协调性及平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