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现在我们去超市购物,尤其是称重的商品,都是以千克为计量单位的,例如5个苹果的重量是2.4千克,如果换算成斤的话就是4.8斤,因为500克是一斤,所以2.4千克就是4.8斤。这种换算的方式,我们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学过,所以非常的简单。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就会发出疑问,“斤”是我国传统的度量衡,克是西方国家的度量衡,为什么我们现在很少用“斤”,反而称重时都要用克,那么一斤为何刚好等于500克,这其中的缘故是什么呢?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在说到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说说我国度量衡的发展。对历史了解的人都知道,自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国家的税收和各地物品相互流通,因此统一了度量衡,这一项措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统一之后的度量衡主要是分、钱、两、斤,当时的一斤是16两,成语“半斤八两”就是由此而来的。当时,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着手统一计量方式的工作,李斯在接手这项工作后就悉心研究,在经过一番对比和推算后,他制定出了16进制的计量方式,用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作为秤杆子上的16个刻度,也就是16两。秦朝制定的这种计量方式,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

东西方度量衡存在的差异
到了清朝时期,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加强,我们也了解到西方国家的计量方式,他们主要以克、千克、磅、盎司等做计量单位。当时我们国家的16两,约等于西方的596.816克,因为度量不统一,所以对经济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于是清朝在度量方面,开始向国际惯例靠拢。

国民政府成立后,中国迎来了新的局面,为了国家能够更好的发展,国民政府在各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当时,国民政府的大多成员都是从西方国家留学回来的,他们有很多新思想,并希望新政府能够与西方世界接轨,于是一些改革的措施,也在向西方国家靠拢,这其中就包括度量衡。
国民政府规定,法定的一斤等于500克,但是一斤仍然沿用原来的16两,也就是16两等于500克,一两就是31.25克。这样的改变既有好的一面,同时也存在弊端,好一面是以整数计算,方便了很多,缺点是换算的比例减少了,原来的一斤是596.816克,现在却变成了500克,这样对我们来说很不划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