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心动过缓”,通俗地讲就是指心跳过慢,常常与窦房结功能障碍或房室传导阻滞有关。窦房结是心脏放电、刺激心脏跳动的关键,若窦房结出现功能障碍,就可能会出现心动过缓甚至心脏停跳的问题,心脏停跳3、4秒,可能只是会感觉头晕,5、6秒可能会感觉眼前发黑,停跳时间再长一点可能就会休克,更严重时甚至会猝死。换句话讲,如果经常有头晕、眼前发黑,或者莫名摔倒又找不到其他原因时,可能就与上述原因有关。

正常成年人的心率为每分钟60-100次,当身体处于安静状态下的窦性心率低于60次时,就可能存在心动过缓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经常锻炼者的心率也可能更低一些,这与其心脏收缩更有力、做功能力更强有关,毕竟单位次数泵出的血液更多,心率就不需要太快(哪怕后来不怎么运动,这种改变也可能会保留)。这种情况并不会影响心脏功能和身体健康,属于正常的生理改变。

心动过缓还有一种表现是:运动后心率不增加,或者心率提升幅度比较小。可以用30秒的蹲起运动(30秒钟的时间,根据自己的能力尽量多地下蹲并站起)来测试窦房结的功能。正常情况下,通过30秒钟的蹲起运动,心率能达到90次每分钟,基本可以表明窦房结的功能正常,若心率达不到90次每分钟,可能窦房结功能存在异常,需引起。

高血压会引起心肌细胞肥厚,窦房结细胞和房室结细胞的变性、坏死等改变,因此,高血压患者出现心动过缓的风险会增加(要注意控制血压)。心动过缓受遗传因素影响,因此有家族病史的人也要格外注意。心动过缓与年龄的关系也很大,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脏也会老化,各项功能越来越弱,也是心动过缓的危险因素之一。不过,适当的运动可以降低这个风险。研究表明,每周有氧运动时间小于3小时,会增加心动过缓的风险。

心动过缓一般通过心电图即可诊断(有时也可能需要做24小时心电图),当出现上述异常表现时,最好到医院做相关检查。若情况较为严重时,给心脏安装起搏器一般就能排除隐患。

原文链接: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 JINLAIBA.COM劲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