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从业十余年的口腔医生对健识局分析:牙齿种植术不是每家医院、每个医生都能做。哪怕真的开展集采,“短期内应该也只是地方性的试验,不会扩展到全国”。
另一方面,目前国内60%左右的种植牙服务实际上由私立医疗机构承担,大部分私立口腔诊所是无法成为医保定点机构的。“就算种植牙真的进了医保,这钱怎么报?让患者全都涌回公立医院去?”
私立口腔医院有其存在的价值。前述医生对健识局表示,公立医院从敲定治疗方案开始,种植、二期手术、采模型、戴牙等环节,均由医生一个人负责,“效率并不高”。
但在私立机构,这是一个流水线作业的团队合作:医生出方案,咨询师或医生助理转述沟通、确定种植体种类,然后再由医生做手术,“同样的时间成本,流程更加合理,能够治疗的患者也就更多”。
患者在私立口腔医院能得到更好的治疗体验,所以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牙科就一直是民间行医涉足最多的专科领域。
今年8月,宁波市医保局曾率先提出,要建立有关种植牙品牌的报销目录,并用医保个人账户的历年账户支付目录内的种植牙项目。在支付标准上,国产每颗3000元,进口牙每颗3500元。这个价格包括了种植体系统、牙冠等全部耗材成本和医疗服务费在内。
宁波敢报出这个价格,也是有现实依据的。据国海证券数据,口腔医院采购国产、韩系和欧美系种植体的价格分别为400元到600元、500元到800元,以及1800元到2300元左右。即便算上医疗费,宁波开出的价格足够覆盖大部分种植牙手术。
不过,这样的价格对进口种植牙不算太友好。在种植牙行业里,国货的市占比和认可度都不算高。2019年,奥齿泰、登腾和士卓曼三家外企占据了我国80%左右的种植牙市场。
前述三甲口腔医院医生表示:他所在的医院的所有种植体都是进口产品。不止一位医生对健识局表示,国产种植体在质量上逊于进口产品。
四川能不能把进口种植牙价格打下来?这是个未知数。如果在未来的集采中,出现外企大量弃标的情况,国产种植牙又不能在质量上替代进口货,就会让集采的效果大打折扣。
有券商认为,如果真的开展集采,产品的带量比例、报销政策、民营机构参与力度才是需要格外的重点。
健识局将持续保持。
#种植牙##集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