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讲了通过虚增应收账款和存货来进行财务造假,还有一类常见的财务造假,是需增在建项目,这种比较适合建筑类的企业,在建项目同样存在估值难的问题,导致上市企业选择在这一块做文章。原理和上面的类似,这一类如何判断?可以通过和业内可比企业的数据进行对比。比如大家同样的资产规模,同样的营收水平,你的在建项目明显比别人高很多,这就比较可疑。另外,虚增的项目由于不能盈利,会固定资产周转率明显偏低,这两个方面都是可以判断是不是有异常的指标。
6. 不合理的毛利率
上面讲了虚增利润的去向问题,那么虚增的利润来源也是我们可以判断是不是有雷的点。多增的利润,要么就是虚增营收,要么就是虚增毛利率和净利率,我们可以通过同行业中的可比企业来大概判断合理的毛利率,如果明显比可比企业偏高,那我们就要小心了。
虚增利润率的栗子也不少,比如2017年被浑水做空的辉山乳业。辉山乳业的利润率很高,高到什么程度那?主营业务同样为液态奶的行业龙头伊利和蒙牛,只有8.6%和4%,但是辉山乳业居然能做到11%,居然比行业龙头蒙牛高了将近三倍?凭什么?
辉山的解释是,自己打通了上游,成本中一项很重要的原材料是苜蓿草,奶牛吃苜蓿草产奶,然后再加工成液态奶,苜蓿草是重要的草料,草料成本占饲料成本的60%,而饲料成本占养奶牛成本的60%,自己种植苜蓿草,降低成本,这样貌似也说的通。
但是还是有问题,如果这个路子辉山都可以做,为什么伊利和蒙牛这些行业龙头不做?带着这样疑问,浑水进行了草根调研,发现辉山果然是在说谎,它根本没有种植苜蓿草,是从一家名为Anderson H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