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钟集结3分钟出动 保障人身安全
重庆市地方水上应急救援中心负责人黄世忠介绍说,近年来我市汛期强降雨天气多发频发,特别是暴雨形成的土壤冲刷、山洪瀑布或过境洪水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险情,加之全市地方水域点多线长面广,且多为山区河流,通航水域环境复杂,航道弯窄滩险较多,水位陡涨陡退,对下游沿江船舶、码头、桥梁等设施带来较大安全风险。
为切实增强应对水上各类风险的应急救援能力,重庆港航以“1中心、6基地、8站、N个人命救助站点”覆盖全市地方水域,努力实现“就地就近快速开展人命救助、保障桥梁等公共设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及防止水域污染”三个目标。
全市已累计配备各类专业救援船艇68艘,具备顶推、拖带、拦截、溢油处置、快速机动等多种水上应急救援功能,基本适应各类水域、各类险情救援需要。并先后配备了一批包括多波速深水扫测设备在内的高科技智能化救援装备,能够快速准确定位水下沉船沉物。配备的智能化无人机,可利用空中优势对复杂水域开展救生器材投递、缆绳牵引、小型火灾处置和救援现场画面实时回传等。
重庆港航建立了14支“海事巡航、航道维护、应急救援”一体化的专常兼备应急队伍,实行24小时备勤备战。强化日常训练和培训,坚持“日训练、月操练、年演习”,定期开展多科目、多种类应急救援知识培训,组织技能比武竞赛,全面提升队伍战斗力。同时,组建了水上应急救援专家库,面对复杂险情均有应急救援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和决策咨询,并围绕人命救助、船舶救援、水污染处置等科目,累计开展应急演练341场次。
马成介绍说,重庆市地方水上应急体系建设以来,已基本实现1分钟集合、3分钟出动人命快速救助装备、8分钟出动轻快装备、15分钟出动重装备的应急响应标准,累计成功处置758次险情,救助涉险船舶204艘次,开展溢油处置45次,救助涉险人员1548人次,挽回经济损失4.6亿元,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充分发挥了应急救援的“最后一道防线”作用,全力确保了全市地方水上交通安全总体平稳。
上游新闻记者 纪文伶 摄影 邹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