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多家培训机构选择转型
过去,学科类教育是教育行业最大的市场,也曾是各大教育培训机构的竞争主场。而自今年7月开始,教育机构们却以最快速度撤离这块领域,在极短时间内推出非学科类课程产品。
对于教培机构而言,自救是第一步。谁也不想落后,尽快转型成为各家保命活下来的主旋律,这让原本度并不高的素质教育开始受到热捧。
家住江北区龙湖源著的刘女士,今年9月份在江北区青少年宫,给6岁的女儿报了演讲与口才、美术两个班,每周上课时2小时。
“我们来报演讲与口才班时,前面已开设了5个班,孩子读的是第6班。”她说,以前江北区青少年宫演讲与口才班一般开设2个,现在达到了6个班。
除了青少年宫素质类培训火爆外,在中央公园的一家培训机构,因紧邻渝北区空港新城人和街小学、重庆八中渝北校区,以前学科类培训时,每天学生络绎不绝。现在不做学科类培训了,开始做素质类培训,虽然学生没有以前多,但是报名孩子也很多。
重庆本地培训机构已经走上转型之路,中小学校外培训品牌学而思这类大机构也在转型。
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今年2月28日,学而思培优已在全国109个城市开设了1098个教学点。现在学而思培优大规模关店转型线上课。以北京为例,在北京,截至今年2月底学而思开设有155个教学点,如今只剩下53个,减少了65.8%。其中正常开班授课的教学点只剩下26个,不足剩余教学点的一半。正常授课的26个教学点中,只有1个教学点开设了初中课程,高中课程则全面转为线上。
新东方教育也在谋求转型。根据新东方的规划,新东方将转型学前托管、中小学校外托管服务、教育咨询服务、口才、体育、美术、音乐、艺术考级等素质培训课程。而成人教育方面,有四六级考试、考研、司法培训,出国留学,国际语言培训等业务。
纵深:教培机构转型有路,“跑路”无门
董燕告诉记者,他们转型的优势在于,拥有8个校区,上百人的师资,以及十几年的教学经验。
她告诉记者,四川“千人计划”专家、电子科大教授张博博士将作为重庆基地的客座教授,带领信息学专业教练团队亲自到“学乐牛”带队。
此外,“学乐牛”还引进了国内知名、重庆一流的美术培训集团“艾艺荷马”、重庆市硬笔书法家协会、凤凰卫视教育负责美术、书法、少儿口才的教学体系建设和师资储备。
“这是一个三方考查之后达成的选择,家长学生考查我们,我们考查甲方的资质实力,甲方也对我们的资质实力进行考查,最终达成‘三赢’的选择。”
“艺术与科技相结合,才能培养新时代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才。”这是重庆学乐牛青少年素质成长中心转型的初心,也是梦想。
教育专家蒲永柳告诉记者,培训机构转型,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双减”,“双减”减什么?他说,“双减“政策是指“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就是家庭书面作业少,甚至没有。而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简单理解学科类培训将会逐渐减少到极少数,甚至不再允许开设。”他认为,学科类培训的机构有几个去处,要么转型,要么退费改行,但是现在很多培训机构直接关门跑路,这是不可取的,而转型做素质类培训,是目前培训机构比较好的选择,且优势明显,有师资、有教室、有教学经验。
目前选择转型的培训机构,很多都在探索之中,而转型之后必然会加剧行业竞争,竞争下的非学科培训市场,是否会像学科类这样有前景,也是一个未知数,在大量资金的投资下,收益是否能回本,还是一个悬念,一旦出现大额亏损,会不会出现培训机构大量关门,家长退费难的问题,这需要市场的导向和教育部门、监管部门加强管理。
上游新闻记者 郑三波 图/视频 郑三波 摄
本文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