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产品给最先来的人(根据先来后到的原则,排队),
把产品给出价最高的人(在货币面前人人平等)等,都是在不同的体制下采用的分配原则。
分配问题因为涉及利益(效率标准和价值标准),所以比技术层面上的选择要敏感和复杂得多。
第三
制度层面上的选择。包括:
(1)谁来决策。
如我们把经济体制分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以集中决策为主要特征,集中决策最大的优点是高效率,但其缺点是一旦决策失误,损害全局;
而市场经济则以分散决策为主要特征,分散决策的优点是分散由决策失误所带来的风险,但缺点是对整体而言缺乏效率。
(2)谁来选择决策者。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这一选择更加重要。
(3)制度安排的综合运用。即法律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规范的有效协作。
所以,选择是一个经济主体每时每刻都要做出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学是一门选择的科学。
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人与社会如何做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
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 稀缺的生产性资源,以在 现在或者将来生产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的学科。
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 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收益。
萨缪尔逊对经济学内涵与外延的界定,被经济学界广泛接受,并已成为经济学的经典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