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湖南卫视向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申诉,称《非诚勿扰》涉嫌“严重抄袭并恶意剽窃”《我们约会吧》。
很长一段时间,国内卫视节目的原创性都不足,经常一个节目火了,全国电视台“一窝蜂”搞起类似的节目。相亲节目也是这样,行业混乱而竞争激烈。
为了维护《我们约会吧》的版权和领先地位,湖南卫视向广电总局告状。
湖南卫视说,他们拥有英国节目《Take Me Out》的独家引进版权。
而且,《非诚勿扰》与《我们约会吧》确实有不少相似之处——类似的舞台场景布置,类似的“多女”挑“少男”的模式,类似的相亲环节设置。
但《非诚勿扰》却后来居上地火了。
因为两个节目的气氛太不相同了。
《我们约会吧》一派和乐融融,而《非诚勿扰》则剑拔弩张,常常能“闻到烧焦的气味”。
女嘉宾们经常出言不逊,男嘉宾们也常让人大跌眼镜。
同期,湖南卫视告的状收效甚微,不仅没有告倒《非诚勿扰》,也没有能够阻止相亲节目在全国卫视遍地开花。
浙江卫视从5月28日起连续13天推出特别版《为爱向前冲》,东方卫视则在6月1日宣布在每周五推出大型相亲节目《百里挑一》。
这是一件版权保护过程中的憾事,但也记载了一个真实的、野蛮扩张的卫视年代。
《非诚勿扰》究竟有没有抄袭的问题,已经彻底无人问津。后来几乎每家电视台,包括一些县级卫视,都开播了自己的相亲节目,可是一提到电视相亲,人们第一个想到的还是《非诚勿扰》。
2013年,《非诚勿扰》因为节目名称侵权,迎来一次改版,也一度改名为《缘来非诚勿扰》。
改版后,男嘉宾在观看女嘉宾出场秀之时,可以把24位女嘉宾划分到心动区和观察区,两个区的女生“权利”也不相同。
三年后的2016年,广东高院判决维持一审民事判决,江苏卫视可以继续使用“非诚勿扰”作为节目名称。
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又回来了。
“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
《非诚勿扰》一炮而红,在收获收视率的同时,也付出了不小代价。
节目组为了吸引观众眼球,不断试探着观众的底线。
在2010年一期节目中,一位男嘉宾向女嘉宾马诺,表达爱意,问马诺愿不愿意经常陪她骑自行车。马诺却半开玩笑地用一句“我还是坐在宝马里边哭吧”拒绝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