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宜瓜。
黄瓜先出场,瘦瘦巧巧,深绿的刺身戴着嫩黄的花。这般漂亮的农家黄瓜已经难遇,儿时所吃的黄瓜更已绝迹——鹅黄间青色,肥肥拙拙,将胖胖的那一头切下来,用汤匙挖空瓤与籽,可作酒杯。
瓠瓜是名模,个儿高高,身形曼妙,好象找不到两根姿态相同的瓠瓜。“夜开花”这个名字平白给她添了三分神秘三分诗意,加几分虾米,炒菜或做汤,十分鲜。
扬州人将“茭白”唤作“茭瓜”,茭瓜是个害羞的主儿,左一层右一层裹得严严实实,不“白”才怪!茭瓜也经不得老,剖开来,满肚子的老年斑。
丝瓜最聪明,别看她年轻时柔情似水宛若无骨,嫁给毛豆能瓜豆交融相濡以沫,嫁给油条鸡蛋做汤也能水乳交融同锅分香,实际上她很能坚持,愈老弥精——第一次听人用“丝瓜瓤子”形容一个人“全是精”时我差点笑痛肚子。
冬瓜好可爱,憨憨地不作声。很少人知道其实她最水灵(含水量达95%以上),也很少人会给她最完整的怜惜——盐渍冬瓜皮或者冬瓜皮炒毛豆,其实更消暑。
苦瓜特无辜,其形如琢其色如碧,奈何味苦,虽傍上了降糖美誉(苦瓜降糖降脂地球人都知道),仍然少人欢迎。穷则思变,变短变胖变黄,翠成为翡,却是孩子们爱的“癞葡萄”。
木瓜最艳丽,到底是南方特区来的,高身价,也不管很多人吃不惯,一副我行我素的样子,自有拥趸,指望着以内养外,吃出好颜色。
西瓜乖宝宝,从小爱到老。小时候我们特擅长一瓜两吃,先吐出大大黑黑的西瓜籽,去淘去晒去炒,好在乘凉时再送进嘴里。如今西瓜籽越来越小越来越少,超市仍有那些大大小小的西瓜籽儿卖,又是高科技干的好事——瓜分两种,各取肉籽。
西瓜的名儿也很勾引:早春红玉,特小凤,黑美人,一个名字除外,是8424或是3414我记不清,虽然她水头特足特别甜——与“爆炸瓜”有得一拚。(2003年上海进修时于五角场某小区前摊档初遇8424,惊为天瓜,作此文时,扬州尚少8424)
香瓜与青瓜有什么不同呢?板车推的,菜摊上也有得卖。黄色的大众点,却有两个品种,真假美猴王难分辨,如果贪便宜,多半买到菜瓜不会甜。青瓜也是,中规中矩好看的反不及歪歪倒倒伤痕斑斑结不熟样的那一种甜与嫩。而即便后者,今儿与明儿在同一个摊上买的,味道也能大不同——仿佛在爱河前徘徊的少女,变幻莫测。
传说中的,记忆中的面瓜,粉而糯,是我的暗恋,渴望,难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