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021年国庆,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杨根思烈士墓前摆放着一束鲜花、一架战斗机模型,寄托着人们对这位英雄的敬仰与思念。
电影《英雄儿女》中,志愿军战士王成“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最后呐喊,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杨根思就是王成的原型人物之一。
1950年11月29日,在小高岭阵地,28岁的杨根思带领一个排,连续打退了美军最精锐的陆战第一师8次进攻。身边战友一个接一个倒下。最后杨根思抱起炸药包,拉燃导火索,纵身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
近日,“杨根思部队”战士们集体观看电影《长津湖》后,齐声高喊“连魂”:“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这段视频催人泪下。
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顶着狂轰滥炸坚守阵地,用胸膛堵枪眼,以身躯作人梯,抱起炸药包、手握爆破筒冲入敌群,忍饥受冻绝不退缩,烈火烧身岿然不动,敢于“空中拼刺刀”……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将士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每一个牺牲,都永垂不朽。他们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不愧为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坚强卫士,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
——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志愿军不怕困难多,经得起寒冷经得起饿。两条腿撵上四个轱辘,翻了高山过大河!”许多志愿军老兵至今都能背出这几句顺口溜,眼睛里是满满的自豪。
乐观向上,是因为自信勇敢。
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97岁的志愿军老兵吕品终生难忘。
“那是一片火海,大地都在颤抖,”吕品说,“敌人成吨成吨地倾泻着汽油弹,汽油弹飞溅到人身上,扑都扑不灭。”
老兵们回忆,美军的炮弹声密集得没有间隙,就像狂风一样。
“飞机大炮吓不倒我们!”志愿军老兵金朋玲笑着说,“美国鬼子没什么了不起!他们败的时候溃不成军,跑得比兔子还快,投降时手举得可齐了。”
位于丹东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每天人流如织。“许多年轻人参观后都感到心灵的震撼。”纪念馆副馆长宫绍山说,70多年前的那些年轻人如何面对困难和克服困难,具有永恒的时代价值。
——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
一块巴掌大小的棉衣残片,是26岁的邱少云牺牲时的遗物,就在他的胸口附近。
如今,这块残片珍藏在博物馆里,许多观众看到这里都默默垂泪。
使命重于泰山,纪律重于生命。为了完成祖国和人民交给的任务,血肉之躯也能化作烈火金刚。
孙景坤跨过鸭绿江时也是26岁。
他是志愿军的一等功臣,沙场屡立战功,战后却深藏功名,主动回到丹东市元宝区山城村当起了庄稼汉。他作为生产队长带领乡亲们修水坝造良田,栽下了13万棵松树和板栗树。
“想想战场上那些牺牲的战友,我有什么资格挑三拣四?”作为“七一勋章”获得者,97岁的孙景坤平静地说,“我是个党员,党叫干啥就干啥,不能忘本。”
——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1952年1月2日,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
志愿军战士罗盛教三次潜入冰冷的水底,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救出朝鲜儿童崔莹,自己则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那一年,他刚满21岁。
朝鲜人民在罗盛教牺牲的地方竖起了木牌,上面写着:“生长在朝鲜土地上的人民,都应该永远记着我们的友人罗盛教同志,学习他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一个个罗盛教一样的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并肩战斗,不畏强权反抗侵略,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用鲜血凝结成了伟大战斗友谊,为世界人民争取和平和正义树立了国际主义的光辉典范。
70年多来,站在历史正确一边,是中国永远不变的选择。
在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的今天,人类社会何去何从?
开放而不是封闭,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独占,中国旗帜鲜明地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指明了前行方向、点亮了希望之光,赢得了众多国家的赞赏与支持。
前进:复兴脚步不可阻挡
71年弹指一挥间。当我们端起历史的望远镜,就会发现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价值不仅没有随时光的流逝而消减,反而经过岁月长河的洗礼和积淀,愈加清晰而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