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经批准后作为项目施工指导文件。
3)测量放线
①项目经理(施工负责人)现场与设计或测量部门交接中心线控制桩和设计基准,并设置护桩。
②辅助基线应在不受施工影响的位置进行测量,在施工过程中应设置平面控制桩及时更换桩。
③确定出水口边线及上、下边坡线桩,检查占地、拆迁是否满足施工需要,对施工范围内的剩余障碍物进行明确标识。
④临时基准与设计基准复测闭合,高速公路、主、次干道允许闭合差为±12√LMM,支路允许闭合差为±20√LMM(L为基准公里长度)
⑤恢复道路中心桩。桩距直线段15~20米,桩距曲线段10米。平、竖曲线的起止点和地形变化点必须堆放。测量距离允许误差:小于200m±1/5000;200-500m±1/10000;大于500m±1/20000。
⑥现场测量人员应复核原桥涵、地下管线的位置、标高及其他所需的相关测量。
⑦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测量人员应准确、及时地测量平面和水平面,并及时向施工人员提供测量资料,进行现场送桩。测量标志应牢固、稳定,施工人员应认真保护测量标志。
⑧工程基本完工后,由现场测量员进行全线竣工测量。竣工测量包括:位置、标高、中心线截面图、辅助结构和地下管线的实际位置和标高。测量结果应在竣工图中注明。
五、其他准备工作
1)做好沿线地下管线(道路)的检测和保护工作,防止对工程进度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2)按施工总平面图及结合工地现场情况,及时搭设施工所需的临时设施,注意防火、防漏电等安全问题;
3)根据施工计划,组织施工人员进场,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岗前培训和三级安全教育。
4)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准备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复核地下隐蔽设施的位置和标高,并在图纸上注明,以便施工交底。
②检查井、消防栓、人防通风口等应在图纸上标明,以防掩埋或堵塞。
③必须保护文物古迹和测量标志,保护园林绿地和公共设施不受污染和破坏。
④加强交通管理。如果需要关闭交通,最好缩短休息时间,尽快恢复交通。
⑤施工中注意环境保护。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