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中国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说过:“美不仅在物,美是在心与物的关系上,它是借物的形式来表现情趣”。
审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的是美和趣味的理解,以及对艺术、文学和风格的鉴赏。艺术作品作为人的精神产品,承载了人的精神意蕴。
艺术审美的意义,不是简单的是与非,而关于经典作品的意义,当我们说“不朽的艺术”,不是说我们只能守住古典艺术,而是说通过欣赏历史发展中结晶而成的经典作品,认识和体会人类精神的深厚蕴含与永恒生命力。
《雷雨》 曹禺
《雷雨》是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此剧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
剧中以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三十年的恩怨为主线,伪善的资本家大家长周朴园,受新思想影响的单纯的少年周冲,被冷漠的家庭逼疯了和被爱情伤得体无完肤的女人蘩漪,对过去所作所为充满了罪恶感、企图逃离的周萍,还有意外归来的鲁妈,单纯着爱与被爱的四凤,受压迫的工人鲁大海,贪得无厌的管家等。
不论是家庭秘密还是身世秘密,所有的矛盾都在雷雨之夜爆发,在叙述家庭矛盾纠葛、怒斥封建家庭腐朽顽固的同时,反映了更为深层的社会及时代问题。
推荐理由:情节扣人心弦、语言精炼含蓄,人物各具特色,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里程碑。
剧评:《雷雨》中的人物是丰满而复杂的。《雷雨》具有一种诗意之美。这不单单得自文辞的优美,许多段落被人们反复背诵,也不仅是得自剧中人物诗意的性格,或者也可以说,是所有的一切,包括舞台提示、角色分析,汇总而生发出的一种形而上的气质和品位。——赵增伟
《日出》 曹禺
《日出》是剧作家曹禺创作的戏剧,《日出》以抗战前的天津社会为背景,以交际花陈白露为中心人物,以陈白露住的某大旅馆(惠中饭店)华丽的休息室和三等妓院(宝和下处翠喜的房间)为活动地点,写了黎明、黄昏、午夜、日出四幕。
描写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恐慌影响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都市里,日出之前,代表腐朽势力的上层社会在黑暗中“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种种活动,和下层社会的悲惨生活。
该剧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强烈的爱憎和迫切期待东方红日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