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现辖区:余干县辖九个镇,十一个乡,七个场,九个镇为:玉亭镇、瑞洪镇、黄金埠镇、古埠镇、乌泥镇、石口镇、杨埠镇、九龙镇、社赓镇;十一个乡为:康山乡、东塘乡、大塘乡、鹭鸶港乡、三塘乡、洪家嘴乡、白马桥乡、江埠乡、枫港乡、大溪乡、梅港乡;七个场为:渔池湖水产场、县良种场、李梅林场、康山垦总场、禾斛岭垦殖场、 峡山林场、信丰垦殖场。(以上均为2018年数据)
7.位置境域:余干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南岸,信江下游,东与万年县接壤,南毗鹰潭市余江区、抚州市东乡区,西连南昌市进贤县、新建区、南昌县,北邻鄱阳县,与都昌县隔湖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16°13’48”—116°54’24”,北纬28°21′36”—29°3’24” 之间,南北长87千米,东西宽38千米,呈南北狭长状,全县总面积为2336平方千米。
8.地形地貌:余干县地貌基本上以低丘和滨湖平原所组成。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丘陵向西北缓慢倾斜,过渡到滨湖平原。最高处为李梅岭,海拔390米,最低点在北部皇帝帽,海拔13米左右。地形最大比高376米,信江纵贯其中,沿岸有小片冲积滩地。
9.气候:余干县地处亚热带,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春暖、夏炎、秋爽、冬寒,气候平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年平均气温为19.2℃
10.水文:余干最大河为信江,纵贯全境,长146.5千米;最大湖泊为康山大湖,系江西省第二大内湖,约7.5平方千米。县城边缘还有三塘河和互惠河,在大兴水利时被堵塞,今已成为无源之河。信河年平均流量888立方米/秒,98年最高梅港水位为29.84米,70年最枯流量为60立方米/秒,最低水位18.04米,81年最枯流量为50.8立方米/秒,最低水位17.93米。洪水频率为5%
11.土地资源:余干县地域总面积23.36万公顷,其中耕地6.93万公顷,园地1029.65公顷,林地3.88万公顷,水面6.4万公顷。人均土地面积5.13亩,人均耕地0.93亩。
12.水资源:余干县地处鄱阳湖南岸,雨量充沛,湖泊星罗棋布,河港纵横交错,水量丰富,地表水径流量大,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5.79亿立方米,工程蓄水和天然湖塘蓄水可达1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蓄水量2300立方米,耕地亩平均占有量2086立方米。
13.湿地资源:余干县湿地总面积为7.05万公顷(不含水田),占国土总面积的30.25%,其中:河流湿地为1.06万公顷,包括洪泛平原湿地2106.38公顷,永久性河流8521.46公顷;湖泊湿地为4.01万公顷,全部为永久性淡水湖;沼泽湿地为7118.04公顷,全部为草本沼泽;人工湿地为1.26万公顷,包括库塘1.08万公顷,水产养殖场1618.44公顷,输水河167.94公顷。
14.矿产资源:余干县能源矿有煤、石油;金属矿有钛、铁、砂金、岩、赤铁矿和锰矿;非金属矿有瓷土焦宝石、石英石、紫砂土、粘土。
15.植物资源:余干县境内森林植被类型多样,种类丰富,主要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与落叶混交、阔叶林、灌木林。在现有植被中,主要生态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湿地松、木荷、枫香、毛竹、拟赤杨、若槠、栲树等;生态经济兼用树种有杜仲等;经济树种有梨、柚、桃类、柑橘、脐橙和板栗等。林地面积5.3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森林覆盖率为20.9%,林木绿化率30.1%,其中有林地面积为4.82万公顷,疏林面积308.2公顷,灌木林面积1851.9公顷,未成林地1332.5公顷,无立木林地1003.7公顷,宜林地862.1公顷。全县活立木总蓄积182.47万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积171.24万立方米,疏林地蓄积4427立方米,四旁树蓄积10.78万立方米。余干县境内湿地维管束植物种类丰富,已知的维管束植物有115科,304属,443种。其中蕨类植物11科11属12种,裸子植物5科10属11种,被子植物99科283属420种,种类较多的科为禾本科、菊科、蓼科、豆科、莎草科、蔷薇科、大戟科、玄参科、杨柳科等。信江干流有53科103属118种。
16.动物资源:余干县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主要种类有鸟类、鱼类、爬行类、哺乳类。鸟类资源有15目45科205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有东方白鹳、黑鹳、白头鹤和白鹤等4种,国家Ⅱ级保护有白琵鹭、黑脸琵鹭、白额雁、小天鹅、黑翅鸢、苍鹰、普通鵟、白尾鹞、白头鹞、白腹鹞、鹊鹞、游隼、红脚隼、红隼、灰鹤、白枕鹤、花田鸡、小鸦鹃、褐翅鸦鹃、长耳鸮、短耳鸮、领角鸮、斑头鸺鹠、草鸮等24种,江西省保护鸟类白鹭、灰雁、野鸡、凤头潜鸭、豆雁、鸿雁等。蛇类眼镜蛇、王锦蛇、银环蛇、蝮蛇、菜花蛇等。国家II级保护野生动物还有穿山甲、髦羚、虎纹蛙、獐等,江西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黄鼠鼬、狐、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野鸭、雁等共20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