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关中尧
七月初,行进在苏北大地,窗外平整而碧绿,大块大块的良田缓缓展现。新沂河两岸最壮观,刚插上新秧的稻田,如同由眼前向天边铺开去一幅巨大的绿毯,广阔无垠,犹如身在东北原野。
问邻座一位当地旅客:记得都是开春插秧的,怎么这里初夏才插上?
他说:过去种双季稻,累死牛!现在土地集约化了,机器干活,人家插秧季节喝酒打牌呢!
苏北河网纵横,山少地平,是江苏的粮仓,“射阳大米”是大型超市常见的品牌。
如此传统的农业地域,不像浪漫的乐山沙湾桐乡乌镇,何以见得诞生那么多著名的文人?当然还有那么多彪悍的武将,余始终是个谜。
如果说是兴于苦难吧,连饭都吃不饱文人怎么有力气兴致去写作?舞枪弄棒去造反打天下倒还说得通。
如果说是得于富裕吧,那也是少数人的生活状态,哪里来这多玩文学艺术的顶级才子佳人?
苏北沃土的确与众不同。
爱好写作,当然仰慕作家。此地吴承恩写出了《西游记》、施耐庵写出了《水浒传》,还有《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居然是施耐庵的门生也曾常年居住于此,试想,如果《三国演义》成书在苏北,那就更不得了!
这片大地孕育盛开的花朵傲娇的了得!
出了楼宇林立道路开阔的盐城,往东是大丰县,临近东台市有一个白驹镇,这地名有些文学,《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纪念馆就坐落在镇北花家垛新建的《中华水浒园》内。
垛是我国南方特有的地形,是沿湖河网地区用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的泥土堆积而成的垛状高地,一般四面环水,土质疏松,养分丰富。
泰州一带垛田上种植油菜,花黄季节,垛垛相连,船行观景,景色独特。
站在花家垛桥上环顾四野,绿树掩映,水波滟潋,鸡鸣狗叫,鸭鹅呱呱,相比水泥森林闹市,这里宛如世外桃源。当年施耐庵居于此地,好比陶渊明那般悠闲惬意,绝对是个静心写作的好地方。
施耐庵(1296--1370),原名彦端,字子安,号耐庵,祖籍苏州,生于兴化一个船夫的家庭,衣食温饱,不富不穷。活了74岁,终于淮安。
据说施家是孔子门生七十二贤施之常后裔,唐朝末年,施之常的后人在江苏定居,子孙繁衍开来,一脉迁于苏北便是施耐庵之父施元德。
施耐庵虽然生在船人之家,父亲却很重视他的教育。自幼聪明好学,颇有才气,事亲至孝,急公好义。这些品德对他以后所写《水浒传》的基调,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施耐庵既有学历又有才干。他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5岁那年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后任钱塘县尹,因替穷人辨冤纠枉遭县官训斥,遂辞官回家。
到了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白驹镇盐民张士诚聚众起义反元,他敬仰施耐庵文韬武略,多次邀请施耐庵入伙做军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