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于伊人
编辑 | 美龄
德里临近亚穆纳河西岸,位于恒河流域西端通向印度河流域走廊的关键位置,防御功能相对明显,因此这里曾是次大陆的政治中心,是拥有悠久历史的“七朝古都”。

根据印度著名史诗《摩呵婆罗多》记载,早在公元前1200年,般度族就曾在此建城。公元前1世纪,印度王公拉贾·迪里重建此城,德里因而得名。
历史渊远、土地肥沃、人口密集、财赋交汇的德里,曾经是次大陆上兼具地理、政治、历史、经济和宗教为一体的城市中心,也见证了印度半岛的沉浮岁月。

印度经过多次王朝更迭,德里、阿格拉、加尔各答都曾经作为首都。但如今德里的风格要始于公元十七世纪中叶。
莫卧儿帝国统治者沙·贾汗登基后,下令将首都从阿格拉迁移到德里,将其命名为“沙贾汗纳巴德”。经过为期十年的大力发展,德里城基本成型。

沙·贾汗酷爱兴造建筑,泰姬陵就是他为了悼念爱妃所修建的。迁都德里之后,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建设运动。他营建的德里城中有诸多宏伟的建筑,在印度本土风格的基础上,吸收了来自波斯、阿拉伯和蒙古的建筑及装饰风格。
大兴土木的德里,不仅建成了红堡、贾玛清真寺、月光市集等一系列伊斯兰文化的标志性建筑,还因为新的城市建设吸引了众多商旅前来,俨然成为了多民族聚集交融的中心。

沙·贾汗耗费无数心血和资金所兴建的德里,并不全然是如今的印度首都德里,而是德里的一部分,被称之为旧德里(老德里),至于新德里的修建,则要从英国殖民印度说起。

19世纪,英国殖民统治者的到来再次改变了德里的历史。最初他们选择靠近海的加尔各答作为首都,但为了巩固殖民统治,1911年正式宣布迁都德里。

德里老城设施陈旧,道路狭窄,英国决定在老城区的南部扩建新城,并将新的城市称之为新德里。如果说旧德里是印度的一面的话,那么新德里则代表了另一面。

新德里的建设共耗时20年,英国为了体现帝国的实力,在新德里的建设上颇下工夫,城市规划出自英国建筑师鲁琴斯之手,有不少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倾注了当时英国所有的顶尖城市规划与城市建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