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湘西,自然离不开人皆尽知的“湘西剿匪”。湘西地区,山虽然不高却连绵起伏不断,号称十万大山。历朝历代都是统治薄弱区域,匪患绵延。解放前夕匪患尤烈,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土匪联合,总数达10多万之众。
1951年2月1日,湘西军区发出《剿匪政治动员令》,全面进剿湘西土匪。而沅陵,是47军的军部所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怀化分设会同、沅陵两个专区。
而真正让沅陵退出湘西核心地位的,是1952年撤销沅陵专区,以会同专区为基础成立芷江专区,将原沅陵专区的沅陵、辰溪、溆浦、麻阳等4县划归芷江专区,行政公署驻地芷江,形成怀化市的雏型。
1953年改名黔阳专区。行政公署搬迁至安江镇。1968年改称黔阳地区。
1975年2月,黔阳地区行政公署由安江镇迁往榆树湾镇(今怀化市)。
1981年改称怀化地区。1998年撤销怀化地区,改设地级怀化市。
而怀化,直至1942年才设县,说到怀化,更要提榆树湾这个小镇。著名作家沈从文上个世纪20年代当兵时,就在这个镇上驻扎。后来他的文章《怀花镇》写的就是这里。在他印象中,那不过是一个“一条老街木板楼,烧一袋烟走通头,三个人吵架满城听得见,三千多居民散住在山窝间”的小集镇。
1970年8月25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湘黔、枝柳铁路建设会议纪要》,定下湘黔、枝柳两线在怀化交汇的西线方案。历史的目光,就这样锁定了这个叫榆树湾的小镇。而这个榆树湾,也就成为后来怀化市区的最初雏形。怀化由此正式成为中国历史上“火车拖来的城市”,从此步入快车道,发展面貌日新月异,如火如荼。
新的时代有新的特点,水路运输没落的同时,对应的是铁路以及公路和高速公路的崛起,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如果说1952的撤销沅陵专区,沅陵还是只是失去了湘西领头羊的行政位置,那么怀化的两条铁路线交叉,则彻底宣告了沅陵核心位置的旁落。自此,怀化和沅陵在两个不同的轨道上分道扬镳,差距越来越大。
沅陵落伍了,同时期的沅陵,依旧处于大山深处,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唯一的是依托沅江这条“三垴九洞十八滩,滩滩都是鬼门关”的河道,吟唱着悠扬绵长的沅水号子,拉纤摇撸,在最原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下,任凭岁月流淌。
怀化依托铁路枢纽地位,以及后来接连不断的高速公路、高铁项目,借势发力,努力建设湘、鄂、渝、黔、桂五省周边中心城市。
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就连曾经的十三朝古都长安,以及洛阳、开封都已经成为历史。
而沅陵,成为了怀化市下属的一个县,后来还成为了国家级贫困县。沅陵在曾经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一直是湘西的核心,只是到了近代,由于新时期的条件所限而逐渐失落。
历史的车轮谁也无法阻挡,但是,沅陵一直在努力!
1986年,位于沅陵县境内的五强溪水电站正式复工,此时的水电站工程,影响力不输于今天的三峡水电站,为了配合当时这个国家“七五、八五”时期的重点工程,沅陵人民移民搬迁,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付出了巨大牺牲。
1996年,水电站全面建成,曾经的险恶河道终于被淹没在库区里面,而一同被淹没搬迁的,还有沅陵古县城的历史建筑和记忆。
2008年12月18日,杭瑞高速中间段的常吉高速正式开通,沅陵县第一次有了高速公路。
2009年,沅陵工业集中区成立,2012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为省级工业集中区,2020年11月24日,“湖南(沅陵)台湾工业园”在沅陵县揭牌。
2016年12月26日,沅陵酉水大桥正式通车。
2019年,沅陵县终于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2020年12月26日,“沅水二桥·三桥两路”全线建成通车。
2021年3月24日,沅陵县一中迎来120周年华诞,同时新校区正式启用。
愿怀化市沅陵县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