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层的生活空间看起来舒适了很多,因为不受齿轮组的影响,相对宽敞完整很多。
旧时的缝纫机。记得我小时候,妈妈也是用这样的缝纫机做过衣服。
老式的熨斗。
从窗口向外看,这里真的很平。
地势平坦,风却很大,5月春天的风把我吹得浑身发抖,赶紧拿出薄羽绒服穿上。想想当年在这里工作生活的人真是不易,要常年忍受大风,还要随时根据风向、风速调整风叶方向和收展帆布。
18世纪中叶,荷兰的风车已达1万多台,所以荷兰也被誉为“风车王国”。不过后来大部分都被电力代替了,原始的风车只剩下不足1千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夺走了所有柴油储备,这使得风车再次发挥了作用,解决了当地的圩田排水问题,所以即使在今天,仍有300多台风车保持着可以正常运转的状态,以防泵站因停电或灾难而无法排水。荷兰还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风车日”,这一天,全国所有的风车都会转动起来。
蓄水河道中不时有游船驶过,如果天气不好的话坐游船欣赏倒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既然蓄水河道中有鱼,自然也少不了绿头鸭。
今天村子里除了风车还有农庄,荷兰还是有名的乳制品大国,荷兰人是全世界身高最高的民族和他们的牛奶、奶酪品质好有绝对的关系。
另一座内部开放参观的风车博物馆是Blokker,这座也是小孩堤防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建于1630年。不同于我们之前看到的那些,这座风车看起来就是屋子的样子,甚至让我想起来《飞屋环游记》那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