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与人之间的联系往往是一缕慵懒的阳光,一间破旧的小卖铺亦或是一颗荫凉的榕树。
作为一名矫情的小编,我不喜欢城市喧嚣的车水马龙和冷冰冰的高楼大厦。
每每走在冷色的柏油路,看着路上匆匆忙忙的行人和络绎不绝的汽车,心里就莫名地烦躁。
每每到了这种时候,我就喜欢搭上一辆通往城外的二路汽车,选个靠窗的位置,单手托着下巴,任由略有些凉意的春风拂过脸颊,逃离城市的世故,去城外的老街看看最简单的邻里故事。


巷深人不知
文昌里老街蜿蜒曲折的小巷
早已寻觅不到人的踪影
一侧是重建的民居,一侧是破败的老屋
构成了一种另类的和谐画面

像这样的民居在文昌里有很多
它们因为悠久的历史已保存
也因为悠久的历史即将被重建
或许它们的模样能够被更好地保存
但民居里面的故事却在此刻戛然而止

摇摇欲坠的电线杆
缠绕交错的电线
就这样随意地耷拉在老屋的门前
要是屋子的主人还在的话
是绝对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的吧

“箕颖流芳”
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中提到:
“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颖水之湄”
或许这家大户人家最早的主人是
欧阳修的忠实粉丝吧
又或许都只是一个巧合也说不定

在青砖红石底的老屋中
这样一座两层的楼房倒是
显得格外的突兀
龙凤雕花的小阳台告诉我
原来的主人一定是懂得享受生活的

或许是时间的冲击
也或许是某些人为的原因
这种老屋早已凋零得只剩下
低矮的围墙、残存的门窗框架和
满屋丛生的杂草、灌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