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过程中我还发现,自己居然在2015年和2107年的手册里,打了好多个钩。还有空白处,我写了要去哪些书店。也许它早就不再是一本地图了,它成为了我的手账本,也是我写书店专栏的素材。
有时候,一本书店地图,不只是传递信息了,我写下它们,依然记得的是跟它们相关的那些人。2019年台北书展上,我说要自己买这本地图。陈隆昊老师却悄悄地掏出钱买了一本送给我,这个瞬间,我一直记得。
综合以上三类与书店有关的地图,我总结了两个共性:一个是便携性,另一个是书卷气。手头上这些书店地图里,最具便携性的是城市地图,也就是以上我分享的第一类和第二类,就一张纸,携带起来很方便。
说到书卷气,有点抽象,但我居然把以上这些地图们小心翼翼地装进了一个大的束口袋里,然后放在书架上。对我来说,它们跟书一样值得珍藏。
(原标题:这些年收藏的书店地图)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好摄女
流程编辑:L022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