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
参与的35个国家中的每一个(包括整个欧洲联盟,以及英国、瑞士、中国、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都通过设计和生产超过100万个单独的反应器部件来为该项目做出贡献。
史密斯说,通用原子公司(General Atomics)正在开发额外的技术和组件,以帮助处理等离子体,其他美国公司和大学也在提供冷却和排气系统、诊断、仪器和控制。
尽管COVID-19大流行对这些大型项目产生了影响,但ITER的建设仍有望在2025年完成,目前已完成75%左右。史密斯说,全规模的核聚变反应最早要到2035年才会发生。
为什么核聚变如此重要?
持续的核聚变可以为无限的可再生能源打开大门,这将大大减少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碳排放,而化石燃料会导致气候变化。
史密斯说:“聚变是为数不多的大规模无碳能源生产的潜在选择之一。它提供了一种安全、清洁、持续使用的资源,不会产生任何排放物或长寿命的废品。”
为了减缓地球的变暖,风、太阳能、潮汐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系统必须在ITER融合第一批原子之前进行大规模应用。史密斯说,但由于其能源输出的可变性(例如,风力涡轮机只有在刮风时才能工作),我们仍将不得不依赖化石燃料来确保电网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因此,尽快实现持续的核聚变并在全世界推广这项技术至关重要。
史密斯说:“ITER是朝着这个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它将展示核聚变电站的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