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吐水,一沐老子”。说老子从母腹爬出来,一落地时,就有九条龙吐水为老子沐浴,而且老子一出生就会走路,他一步一井,走了九步,就踏出了九口水井,而九条龙为老子沐浴之后,便分别钻进这九口井里不见了。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个事件,就把这九口井称之为“九龙井”。历史上有很长一个时期,人们都把有没有“九龙井”,作为是不是老子故里的重要依据。
通常,道书对老子及其生平的记载,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将老子直接看成是“道”的化身,另一种则是以种种不同凡响的托孕、降生之说,来烘托老子的神圣。前一种,如三国时期道士葛玄所说:“老子体自然而然,生乎太无之先,起乎无因,经历天地终始,不可称载。”后一种,如东晋道士葛洪《神仙传》谓“老子历世降生,世为圣者作师”。
关于老子降生,较为完备的一种说法,是唐末五代杜光庭的《道德真经广圣义》之《释老君事迹●氏族●降生年代》。杜光庭说:“老君悯时凋弊,欲反神降生,以殷第十八王阳甲十七年庚申之岁托孕于玄妙玉女。”老子“处胎寄慧,与俗不同,八十一年极太阳九九之数,然后乃生”,“当殷二十二王武丁九年庚辰之岁降生也”。杜光庭引《玄妙玉女元君传》说,老君“虽代代应见为帝王师,而未有降世诞生之迹,乃于九清之上,命玄妙玉女降于人间,为天水尹氏之女,嫁李灵飞为妻。老君乃乘日精,驾九龙,化为五色流珠,下入玄妙玉女口中,而寄胞托孕历八十一年,因攀李树而生老君,诞于左胁。当孕之时,神灵卫圣母之身;既生之后,玉女捧接,祥云满庭,日童散晖,月妃掷华,众圣来集,老君乃指李树曰,此吾姓也”。8
关于老子的诞辰,道教经书一般认为是商武丁九年庚辰岁二月十五日。除《道德真经广圣义》之外,北宋陈景元在《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中也说:“老子母感大流星而有孕,应见于李氏,降生于商室。于商十八王阳甲之十七年岁在庚申,寄胎托孕,经八十一年,极太阳九九之数,其母常逍遥李树之下,而生老子……当商二十二王武丁之九年,岁在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生也。”宋代的贾善翔《犹龙传》则说:“太上以商王阳甲十八年庚申之岁,驭九龙,分身下降于楚亳之地苦县濑乡曲仁里(即今河南鹿邑太清宫镇),寄胎于玄妙玉女,凡八十一年,以武丁九年庚辰岁二月十五日降生,因指李而为姓。”宋谢守灏所撰《混元圣记》说:“至商十有八世,王阳甲践祚之十七年庚申岁,老君自太清仙境分神化气,乘日精,驾九龙,化为五色流珠下降。时尹氏昼寝,梦天开数丈,众仙捧日出。良久见日渐小,从天而坠为五色珠,大如弹丸。因捧而吞之,觉而有娠……由是容颜益少,神气安闲,所居之室六气和平,冬无凝寒,夏无祁暑,祥光照室,众恶不侵,八十一年不觉其久。至商二十二王武丁之九年庚辰岁二月建寅十五日卯时,圣母因攀李枝,忽从左腋降生。”
由此可见,无论是民间传说,也或是古籍所言,都不约而同地印证了“肋生老君”这个说法。

一、关于老子氏族世系信息的原始记载资料
杜光庭纂录的《道德真经广圣义》所以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主要在于其对所采录的大量原始历史信息资料几乎作了完整保存而没有凭着一己主观任意删削,这十分难得。在此书中,杜光庭对老子氏族的几个版本都做了保留。

1、《大唐天潢玉牒》版本
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高阳(高阳即颛顼);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娲;娲娶有乔氏之女,生咎繇,咎繇理狱为理姓;咎繇生伯益。伯益之后,代为士师,至理徵避夏桀乱,遁居伊侯之墟,食李实,乃改为李氏。
李徵生利贞;利贞生昌祖;昌祖仕陈为大夫,因居住苦县;昌祖生明,明为陈相,葬濑乡之北立庙,因有相城;明生庆宾;庆宾生灵飞,一名处会。灵飞深隐不仕,内修其道,以天水尹氏女为妻,居于濑乡……既诞生老君。一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