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艾灸时更需要注意,由于糖尿病可能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导致皮肤感觉不敏感,应适当降低艾灸温度,避免艾灸伤害、皮肤难以愈合。

艾灸要注意哪些事项
艾灸不可过量,一般一周3次左右,一次不超过3个部位,每个部位20分钟即可。
多次艾灸过后可能出现口干、咽干、咽痛、眼干、眼痒、流泪、鼻干、流涕等上火症状,或失眠、嗜睡、便秘等症状。上述症状多较轻微,部分症状可能为灸疗起效的反应,多不必处理,休息1~2天后可自行缓解。
艾灸后可多喝温水,在施灸过程中注意房间的通风及保暖,选用优质陈艾,以减少艾烟及其挥发物的含量。
艾灸是居家保健中便于操作且副作用小的可靠方法,其灸量、灸材、灸法多有讲究,应循序渐进,以身体舒适为度,切不可急于求成,造成艾灸伤害。若疾病较严重或发生病情变化,切不可讳疾忌医,尽早前往专业医院获得指导与治疗。
想了解更多专业疾病科普知识?欢迎“医联山东”公众号。
医联山东由山东省医师协会主导,与医院信息系统实时互联,提供山东省内各大医院预约挂号、专家讲堂、缴费充值、报告查询等线上就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