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男人都离不开剃须刀,剃须刀作为日用品不可或缺。薄薄的、小小的刀片锋利至极,一旦刀片变钝,使用体验便大打折扣。如果这个时候去更换刀片,会发现不过一千元的电动剃须刀,换个刀片就要三四百,几乎占到了整个剃须刀价钱的三分之一!

一个小小的刀片,为什么卖这么贵?一部分原因是生产刀片的钢材确实有些技术含量。
中国作为世界范围内的剃须刀生产大国,剃须刀片用钢材需要进口。
飞利浦,松下,博朗三家基本垄断了电动剃须刀行业,这三家公司没有一家使用国产刀片,全部依赖进口。主要原因还是国产的质量不行。举例来说,日本松下剃须刀片用的钢材可以做的比纸还薄,并且可以保证一次冲压成型。

手动剃须刀方面,美国的吉列是绝对霸主,以其刀片的锋利性闻名业界。据悉,吉列刀片所用钢材大部分从美国、波兰进口,在更高端产品上则使用从德国索林根进口的刀片。索林根在业界鼎鼎大名,被称为刀具王国。吉列为了巩固在国内的垄断地位,陆续收购了一系列国产品牌,收购完以后就将其雪藏。

索林根街景
普通的剃须刀片由3Cr13、4Cr13制作而成,学名马氏体不锈钢。刀片生产流程是,首先精密压延成金属薄片,一般厚度在0.3-0.4mm,接着进行切割分条,然后磨削加工刀刃等。在这一过程中,还要经过淬火、回火等热处理工艺,增强刀片的硬度、韧性,改善可加工性能!
而对于高端的剃须刀片,就必须使用6Cr13制作,6Cr13的含碳量更高,硬度、耐磨性、锋利程度上都会更上一层楼!

由于6Cr13的含碳量更高,高达0.6%-0.7%,对于冶炼工艺有着更高的要求。对于冶炼厂来说,安全重于泰山,而高含碳量的6Cr13在冶炼过程中容易引发连铸事故。具体轧制过程中,还容易出现脆性裂纹,坡口,热处理的时候容易成分不均匀,受力性能不一致,影响钢材性能。
对于垄断了6Cr13的制钢厂来说,冶炼、连铸、热轧、冷轧一系列工艺流程,参数设置是不传之秘,是常年累月不断试验、生产过程中积累出来的。

可喜的是,最近有国内企业经过长时间技术攻关,已经打通了生产6Cr13的全流程生产制造工艺,并且实现量产。据悉,生产制造出的6Cr13马氏体不锈钢剃须刀用钢材各项性能已经逐渐追上国外同类产品,有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