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监管越来越规范,渡口上都装有摄像头,袁叔从不会为了超载铤而走险,况且如今来做渡船的人正越来越少。“现在大家都有小汽车,多远的距离都不是问题。“袁叔说。
渡口难觅现代生活的影子,渡船也代表着一种过去时。两村之间的农业生产,是长期维系渡船运营的重要纽带,如今这条纽带已经十分脆弱。袁叔告诉记者,坐船的大多数都是耕田的村民,但是很多年轻人已经远离农业了。
离“生产”越来越远,渡口更在“生活”方面体现着价值。中山市的村民要给广州市南沙区送东西,自己却不愿意过河,便会将东西寄存在渡船上,等对岸的人来取。夜里,广州的村民得知住在中山市的老父母突然生病,便急着通过渡船过河看父母。
![你知道吗?从广州到中山只要两分钟,最袖珍跨市通道在这里!](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2/06/1644097895AeQj79.jpg)
每逢假日,那更是渡口生意稍好的时候。“中山的人要来广州这里拜山,我也要去中山拜山。”袁叔说。
袁叔的租约还有两年到期,他说因为现在收不抵支,大有可能不会再承包下去了。此外,深中通道已经启动建设,并将在南沙区万顷沙设互通式立交,南沙前往中山将更加方便。
袁叔和太太操持渡船十余年,渡船的行当已经帮助他们把三个子女养大,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他能接受渡口的现状。“深中通道一建好,那时候更不需要渡船了。”他平静的说。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龙锟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龙锟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董业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