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一周以后来复诊,瘙痒明显减轻了,整个皮疹的颜色都变明显暗了下来,食欲也明显改善,大便不成形也得到了改善。再吃了两周,在复诊这个时候皮疹就明显轻了很多,基本上偶尔痒。
【病例解析】
这个病人我们可以看到,她的主要表现是胃肠的状态不好,由此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消化不良、夜间磨牙、夜间流口水,这都是脾胃不好的一些表现。所以就说以治里为主,就是调理脾胃,把脾胃调理好。

当然皮损有渗出的倾向也是一个点。从诊断的角度来讲,望、闻、问、切都可以收集到很多问题,像这个小孩包括成年人口唇是不是润泽,头发有没有光泽,鼻根发青,面色白黄、没有光泽,夜间不安,到处蹬被、盖不住被,包括牙龈肿痛,这都是说明脾胃出了问题。
闻诊也是,这小孩如果夜间磨牙,夜啼,呼吸气很粗,嘴里的味很大,大便的味道非常臭、酸,这都是闻可以得到的信息。
问诊可能会问得更多,包括是不是挑食,吃得多,吃得少,喜欢吃什么,是不是有味觉的消失或者减退,嘴里是不是发苦、发甜,是不是肚子满大便不成形,吃东西不消化,有恶心,容易感冒。包括,我们知道脾主肉,身体发沉、不愿意动,四肢沉烦;包括这个病人是不是有家族史,都是可以了解的指征。为什么用小儿化湿汤,你就围绕它是不是有脾胃的问题。
当然切诊的也是,一般的这种关脉,都比较偏胜、偏滑数的一个脉。这些都是我们为什么用小儿化湿汤来治疗湿疹的指征。
对没有学医的人和广大患者来讲是非常复杂的,我想对学中医的人也很复杂。调脾胃不单是一个小儿化湿汤,因为调脾胃的方子太多了,像苓桂术甘汤、理中汤、异功散等,都可以调脾胃,而且每个方都有它应用的指征。而大夫如何把握病人情况,把这些方药用好,对我们来讲是需要努力的。
从治疗角度来讲,我觉得的确很复杂。很多慢性湿疹,尤其慢性湿疹,对我们大夫都是一个考验,就看你中医功底到底怎么样,你这个功力到了也可能对你来讲就不是什么难事,如果功力不到可能就会很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