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海军实力就不断增强,直到1922年,《华盛顿条约》签订之时,日本的海军实力已经可以排到世界第三。二战之前,日本又花重金购买和制造了一大批战舰和鱼雷。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日本海军已经拥有了重巡洋舰、护卫舰和战列舰,还有多艘航空母舰。日本海军的战舰无论是设计还是自身的建造工艺上,都可以和欧美国家的船舰相媲美,甚至在某些方面上,还超过了欧美国家的战舰。
例如,日本的重巡洋舰的重量高达12000吨,这个吨位实际上已经远远超出了《华盛顿公约》中对日本海军战舰的吨位限制。日本的重巡洋舰除了重量优势之外,在设计上也有独到之处。日本人制造的重巡洋舰大多安装倾斜主装甲带,它厚度约为10厘米,长度约为两层甲板的高度,可以有效防御破片,限制敌人对船舰的破坏。除此之外,重巡洋舰还设有专门的防鱼雷隔舱。和它们相比,英美的巡洋舰则缺少装甲带,而美国的巡洋舰,其装甲带无论是在高度上还是设计上,都不如日本的那么先进。
此外,日本的鱼雷也一直是海军笑傲太平洋的重要武器之一。著名的九三式鱼雷,其威力之大、射程之远、速度之快令人乍舌。普通的鱼雷射程最多只有20公里,而九三式鱼雷能够轻轻松松达到40公里开外,其威力可想而知了。再加上,日本还拥有四艘名声在外的金刚级高速战列舰,在与重巡洋舰的配合下,可以组成一道非常强悍的海军前卫防御线,轻松击败敌方的侦查舰队。美国就是因为在日本海军防御线上吃尽了苦头,才下定决心建造衣阿华级战列舰的。
同时,和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日本空军的战斗机同样不落下风。日本著名的“零式战机”航程高达350海里,而美国战机的航程普遍在250海里的水平。除此之外,日本还拥有“空中鱼雷”之称的九七式重型轰炸机,它能够连续飞行五小时,而且速度极快,每小时可航行400公里。
由此可见,在二战时期,虽然日本陆军的武器为人所诟病,但是日本的海军和空军实力,是不容置疑的。这也是为什么日本竟敢挑衅美国,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底气之一。
1941年12月,日本炮轰美国珍珠港,美军损失40艘舰艇,200架飞机,美军挚爱的“亚利桑那号”就是在日本的炮轰之下被摧毁的。在珍珠港事件中,美军约有4000多人伤亡。相比之下,日本只损失了80余架战机和4艘舰艇。虽然,在很大程度上,美军的损失惨重可以归因于他们对日本的不设防,但是,我们必须还是得承认,如果日本的海军和空军没有相当的实力,是很难给美国造成如此重大的损失的。
实际上,在太平洋战争前期,日本在多场战役中皆是处于上风的。
1941年12月8日,日本三军对美军在吕宋岛的海军基地发动突然袭击,这标志着菲律宾战役的开始。日本先是派空军对吕宋岛进行轰炸,美军毫无防备,过半的重型轰炸机和三分之一以上的战斗机皆被摧毁。接着,日本陆军马上实行登陆作战,从南北两侧夹击陆上的美军部队,同时,日本的海军策应空军部队,对美军实行连番轰炸,在此次战役中,日本的“零式战机”甚至打出了“以一换六”的好成绩,美军驻菲律宾的空军基地几乎被炸光了。
1942年1月,美军驻菲律宾的军队全部撤往巴丹半岛。然而,日本并没有就此收手,在巴丹半岛上,日本又对美军余众进行彻底的围剿,日本一边在海上用大炮猛轰巴丹丛林,一边在空中投掷各种炮弹,攻势十分凶猛。既无补给,又无后援的美军尽管殊死搏斗了两个多月,最终还是没能逃过被俘虏的命运。1942年4月9日,留守菲律宾的美国部队被迫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