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_ 关羽山西运城石刻像
- 二、关羽忠义精神为商道所认可
古人经商理念为“不义之财不可取”,汉代刘向《列女传·齐田稷母传》中写道:“不义之财,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这段话中看出古人认为不符合道义的财物不应该要。
关羽本身非为行商天才,也不像管仲、范蠡那样凭借自己的经商天赋攒下巨大财富,但关羽在曹操处时,被曹操封为“汉寿亭候”,后来决定离开曹操回到刘备身边,“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关羽临走前将历次所受赐的金银物资全部封存起来,将汉寿亭候的大印挂在堂上离开,此事还产生了一个成语“封金挂印”。
曹操多次欲收服关羽,让与关羽交情深厚的张辽说服他,关羽言:“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做生意最讲究诚信两字,关羽在曹操处时不忘刘备,时刻准备离开,对刘备忠诚;受用曹操金银自觉不应接受不义之财,离去之时金银大印皆归还,且华容道放曹操离开是对曹操讲信义,这种精神为商道所推崇。

上图_ 曹操(155年-220年)
- 三、关羽懂会计,发明商用薄记法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关羽是中国会计行业的祖师爷。
据说关羽非常善于理财,尤擅长会计事务,在曹操处时,先秉明曹操不会一直身在曹营,后来离开曹营找刘备,为了不留话柄,关羽将曹操赠予的金银物资以原、收、出、存四大科目在账册上记账,临别时账册记得一清二楚,财物分毫不差交还于曹操,所收所支一目了然。
这种简单明了的记账方法流传开来,被后世商人所用,因此也称商用薄记法。
关羽懂会计的另一种证据是,民间传言算盘是关羽发明的。
东汉徐岳的《数术记遗》记载:“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这是我国现存古籍中最早出现珠算一词,因此珠算推算在东汉之前已存在,介于关羽发明了记账法,有人认为算盘也是汉末三国时期关羽发明。

上图_ 《数术记遗》是东汉时期编撰的一本数学专著,内有中国特色的十四种算法
- 四、民间小商人自发将关羽当做保护神
古代行商远不如现在安全,道路不便、环境险恶、野兽出没、沿路劫匪等等,小商小贩们为了行商安全,会在一些人迹罕至没有旅馆的地方建立小舍以中途停留,后来变成建立关羽庙,一方面借关羽的勇谋忠义为自己壮胆,另一方面也是祈求关圣人保护,关羽庙成为行商旅人的中途落脚地,而后渐渐成为行商之人的保护神,再后来发展成为各行各业的财神。
据说关羽早期在乡野时卖过豆腐,被豆腐届尊为保护神,打过铁,被打铁届尊为保护神,又因为他的武器是青龙偃月刀,被卖刀的也尊为保护神,各行各业争相认他为神,久而久之,商界就将关羽当成了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