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全国,经济发达的地区必然是民营企业占主导的,国有企业不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东北的经济体制则正好相反。国有企业的一方独大占据了大量市场,民营企业只能在夹缝中求生。
东北三省的国有企业资产明显高出江浙粤等经济发达地区,三省平均达到了近50%,说明东北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国有经济的依赖性非常强,但是国有经济大多是传统产业,经济结构缺乏多元化,经济效益也就很难提升。
水土不服的投资者
在很多投资者眼里,东北绝对算不上一个赚钱的好地方,这也是东北振兴始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原因。很多投资者在沿海地区做生意,当地政府大开绿灯,倾尽所有来支持经济的发展。
而东北政府和市场的双双失灵,让投资者望而却步,东北三省连年走低的投资增速足以表现投资者的态度。
从经济上来说,以万人私企数为例,2015年东北三省的最高值是122.89户,而江浙粤三省最低值为228.36户,相差近一半,黑龙江省更是只有浙江省的28%,体现在就业方面的差距就更大了,黑龙江省私企就业数占人口总数的1.24%,而浙江则高达30.56%,经济差距可见一斑。
![山大教授黄少安:一直说振兴东北,东北经济为什么却没有起色?](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2/09/1644388406w9bMN3.jpg)
虽然这些年东北改革开放的思想已经比以前好多了,但长期以来的陋习还是需要时间去调整的。如果投资环境不得到改善,投资者无法放心参与经济建设,地方经济就难以循序发展,因为回顾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区的发展史,外来投资绝对是举足轻重的存在。
消失的人口
在所有榜单中,东北能独占鳌头的就是人口流失统计表,很多东北人不约而同选择海南定居,因此海南还被戏称为"东北第四省"。尽管每年有大量新生进入东北的各所高校,但是连东北人都不愿意留下来,更别指望外地大学生能够扎根东北了,一年长达5个月的冬季就劝退了一大批人。
没有人才,何谈发展?而没有吸引人的政策,自然也留不住优秀人才。2003年开始,东北的常驻人口持续净流出,七年间合计流出164万人,再加上本地自然死亡的人数,人口负增长已成定局,全年黑龙江全省的净流出人口为18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8%,而流入人口最多的浙江省则达到84万。
![山大教授黄少安:一直说振兴东北,东北经济为什么却没有起色?](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2/09/1644388406lSBXbL.jpg)
再加上,东北不容乐观的经济发展状况,客观上限制了薪酬的数额,许多人才更倾向于选择各方面都更加优秀的沿海地区。过去几十年东北经济的发展就陷入这种恶性循环中,经济发展的缓慢导致人才流失,而人才的流失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发展缓慢的现象。
沉重的负担
老龄化是个全球性的难题,在东北则显得更加迫切。因为对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得十分彻底,东北的独生子女比例是我国名列前茅的,导致了两个劳动力需要赡养四位甚至更多老人的困境,2015年1.55个社保缴纳者就需要抚养一名退休老人,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了近一倍。
一方面,逐年增多的老年人口对政府财政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养老金缺口每年都在扩大;另一方面,不断出走的有效劳动力让政府更加难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担。一边是不断增加的支出,一边是捉襟见肘的收入,经济状况没有起色是可想而知的。
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优胜劣汰,对于经济市场也同样适用。东北既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又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然而却在一次又一次的振兴计划中失利,其中的原因需要深思。
![山大教授黄少安:一直说振兴东北,东北经济为什么却没有起色?](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2/09/1644388407SWrxi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