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浪漫活进骨子里?
今天的法国,由于没有君主政体的存在,贵族阶层似乎也失去了其存在的合理性,而且这一群体的存在也似乎违背了法国的文化时代精神。但是,2016年10月30日,英国《BBC》在法国的调查发现,估计现在法国的贵族总数在10万到50万之间,与18世纪80年代大致相同。一些家庭保留了财富和影响力,他们住在巴黎较好的地段,一直是工业和金融业的领军人物。但也有许多人在远离首都的地方过着低调的生活,他们通常住在古老的豪宅或城堡里,他们依然要为每年维护房产而消耗巨大的财力,所以生活得也十分朴素。但是《BBC》评价他们为——“来自骨子里的高贵和浪漫气质”。

面对当今快节奏的社会,我们应该如何将浪漫活进骨子里呢?这里面有什么处世哲学?巴黎索邦大学当代社会文化历史学教授埃里克·芒雄-里高,在研究了法国大革命后的社会精英之后,写成《贵族:历史与传承》一书。他在书中解释了法国贵族的浪漫气质的来源,这是一代代的祖先传递下来的价值观——“对人善良、心胸开阔,浪漫优雅地生活”。他提醒每一位对贵族有所误解的人,贵族的养成并非来自奢华的物质生活,而是不断地提升自我,在行为准则中提升品位,在自我约束中养成气质。实际上,良好的教养既是含蓄和文雅的组合,也是庄严持重和率性而为的组合。在国际场合中,良好的修养大有助益。它是信仰不同、语言不通的人们之间的共同点,也是一种很好的处世之道,让人懂得如何处理公共关系和尊重他人。
关于法国,你是否想要解锁文中提到的好书?以及,还有哪些有趣的文化与现象?快来中读——听“法兰西书单|法国真的浪漫吗?”,来探索法国的浪漫、浪漫背后的文化根源,以及对我们生活的启示。让我们跟随这份书单,开启一段浪漫的法国之旅吧!
01《巴黎浪漫吗:关于法国的传闻与真相》
“快餐业的确有一些令人惊奇的辩护者——尤其是一小撮法国知识分子。例如弗朗索瓦·西蒙——法国最令人生畏的餐饮批评家——2010年曾“微服私访”了一家麦当劳餐厅,为ARTE电视台检验了一份至尊汉堡。他得出了出人意料的结论,尽管“美味的范围大大收缩了”,但还不算太坏。他还把最高的赞誉留给了加双份巧克力软糖的焦糖麦旋风。最后他以其典型的简洁明快兼具黑色幽默的风格,总结了自己的观点:“在麦当劳,你可以体验一下贫苦…”

02《蒙娜丽莎发现史》
“一位天才令她永存不朽。一位法兰西君主为她花费大笔财富。一位国王对她垂涎三尺。诗人为她歌功颂德,歌者为她倾情吟唱。”

03《贵族:历史与传承》
“礼貌,指的是身处不同环境的能力。”

04《狄德罗与自由思考的艺术》
“狄德罗之所以在世时,不出版他最有先见的思想作品,不仅是为了免遭迫害。他有意放弃跟他同时代人的对话,是为了更有成果地与后世之人对话,也就是与我们对话。他希望,未来更有同情心、受过启蒙的人来读他的隐秘著作,与他对话。他的著作不仅质疑了旧制度的道德、审美和哲学传统,也质疑人类在这些方面的传统。”

05《蒙娜丽莎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