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油价连续增长超过20天,造成国内油价的同步提升;92#汽油的价格提升到7.5元以上,95#汽油的价格提升到8元左右,0#柴油的价格也超过了7元。不能否认油价确实挺高,而且上涨幅度也略显有些大;可是日前国际油价又出现了暴跌,英国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9%,为什么国内的油价还没有及时地跟进下调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但有些ID却不基于事实,而是刻意地引导读者产生一种仇视的情绪;这种做法其实是很有些恶劣的,严格来说都和那什么“知”是一样的人了。
- 22天
- 10天
这是两个阶段中的成品油定价调整机制的时间周期,曾经的标志是以新加坡、鹿特丹和纽约(或其他)等三地以上的22个工作日为基础,以三地成品油价格加权平均每价格变动为参考,超过4%的是偶才会调整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并发布相关信息。也就是说在这个周期内,国际油价下跌也要等到满22个工作日后再进行均衡计算,随后也会同步下调;看似这个“延迟”显得不太合理,但有没有想过在相同周期内如果国际油价大涨,期间国内油价没有波动似乎还是能加到便宜一些的油,这最起码给了司机们一个缓冲期。

第二个阶段的标准沿用至今,周期缩短至10个工作日。曾经的涨幅和跌幅控制在4%以内,新标准取消了上下4%的幅度限制,也就是说国际油价如果真正的大跌、达到调整节点后也会同步下调,反之增长仍旧也有10天的缓冲期。周期之所以要缩短应当与石油消耗量和油价的波动频率与幅度有关,如果过石油相关的金融行业的话,其实对于这样的调整不会大惊小怪。
至此还认为所谓的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没有同步下调有什么奇怪的吗?如果真的是时刻联动的话,前一阶段的油价增长必然会让很多司机难以接受,用车过程中也会感觉难以适从。

「三桶油」真的能决定油价吗?
成品油定价调整机制是由发改委制定,石油公司只能在规则中运行,而且必须执行最高和最低限价的要求,油价不能任性调高、也不能因竞争而任性的下调;三桶油没有自行去给成品油定价的权利,必须上报之后才能被进行宏观的调控。其实这些国内石油公司的估值一般都比海外石油公司低,最高可以低5~6倍;原因正是成品油价格不能由石油企业来决定,这些巨头企业还会受到炼油板块的拖累。
但是石油的价格关乎各个领域,稳定石油价格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一个陆运非常发达,汽车保有量即将是全球第一的中国而言。

在国内销售的成品油品牌不仅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还有壳牌或美孚这些外国加油站,这些加油站的油价也不能随性地调整,但在其本土或其他海外市场的油价就能高频率且大幅度的波动,如果真正去感受过这样的波动的话,之后对于国内油价的周期性的规律调整会感觉更容易适应,成品油定价机制实际也是一种保护机制。
至于司机们总感觉价格下调慢,原因只是更期望下调而忽略了上调的缓冲期,心态可以理解但也不能违背事实的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