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12月9日二战中国对日德意宣战 1941年:为什么中国不主动向日宣战

很多人奇怪,为什么中日从1937年 就开始全面战争,却到1941年才宣战?原因并不复杂。
对于中国来说,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战争每年需要的子弹都有一半的缺口,必须依靠进口才能解决。
8年抗战,国民政府一共生产了约11亿发子弹,平均每年约1.4亿发。这个数量太少太少!
1939到1945年英国共生产子弹93亿发,平均每年16.4亿发。
1939到1945年德国共消耗子弹210亿发,平均每年37亿发。
1941到1945年苏联共消耗子弹170亿发,平均每年44亿发。
1940到1945年美国共生产子弹414亿发,平均每年80亿发!!
我们的敌人日本,从1937到1945年共生产弹药约80亿发,平均每年10亿发,是中国的7倍。
经过估算,抗战维持400万中国军队的最低弹药消耗,每年需要最少3亿发子弹(八路军新四军8年也消耗了2000多到5000万发)。这个数字已经非常小,苏联每年消耗43亿发子弹,我们还不到苏军的零头。
不过,大幅度提高军工生产能力是不可能的,中国每年1亿多发子弹的巨大缺口,只能通过进口来解决。

中日没有宣战,中国可以肆无忌惮的进口弹药。宣战之前的1937到1941年,中国从德国、苏联、英国、美国甚至捷克、比利时、瑞典、匈牙利等国,共进口子弹5.7亿发,平均每年1.4亿发,勉强能够维持最低的弹药消耗。
如果没有这些弹药的进口,中国抗战更不可想象了。
其实,由于弹药奇缺,无论是国军还是八路军,新兵的实弹射击都非常少。
国军的新兵往往经过几次实弹射击,射击几十发子弹就上战场了。抗战的1941年,二公子蒋纬国从德国回到中国,在胡宗南部第一师任上尉连长。蒋纬国是酷爱射击的,一到部队就带着士兵进行实弹。让蒋纬国大跌眼镜的是,他挑选了10个新兵每人打3发子弹,竟然只有一二个人射击上靶,其他全部脱靶。这种新兵打死靶尚且不行,还能打仗吗?这就是当时普遍现象。
由于弹药不足,子弹必须留着打仗,新兵训练中实弹射击太少,射击技术都是很烂的。

解放军有句名言“好枪手是用子弹喂出来的”,没子弹哪里有什么好枪手。日军新兵完成训练时实弹射击都超过1000发,有的可以达到2000发,这才能保证实战中相对精确的枪法。
其实,八路军新兵也有同样的问题,大部分实弹射击连20发都达不到。
只打10几发子弹想要成为优秀射手,恐怕只有后羿转世才行。
道理就是这样。
而如果中国对日本宣战,双方就会处于战争状态。
根据国际公约,其他国家不得向交战国运输武器弹药。
如美国30年代通过的《中立法》就明确规定:如果两国正式宣战,美国禁止向交战国运送军火物资。
其余国家虽没有明确法律,也都必须遵从20世纪初设立的《海牙公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