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建立了多元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了“五个一批”的脱贫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而后不同地方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健康医疗、就业、基础设施、党建等脱贫工程,多元一体的脱贫举措为贫困人口脱贫建构了多层面全方位的帮扶保障,这其中国脱贫成效的具体支撑。此外,中国扶贫还建构了政府、市场与社会相结合的社会大扶贫格局,政府不仅直接主导大量的扶贫工作,还为扶贫工作制定了大量的规划、制度、政策与方案,教育、易地搬迁、基础设施、生态补偿、兜底保障、干部驻村等扶贫工作都是依托政府展开的。产业、资产收益、金融、就业和电商扶贫等则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和市场主体的扶贫机制和作用,构建了针对贫困户的多层次利益联结机制。
比如,在疫情发生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保障积极扩大农民工就业,加大稳岗和就业补助,拓宽就地就近就业渠道,并通过重大工程建设、以工代赈项目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3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委了出台25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措施。截至3月6日,全国已有四川、浙江、山东、福建等27个省份推行了“点对点”包车业务,通过实施劳务输出地“送工上门”和劳务输入地“接工回厂”的模式,累计组织包车约8万趟次、运送农民工约170万人,从企业到普通民众也通过电商、物流等平台渠道积极帮助贫困地区解决农产品受影响滞销的难点堵点,减少疫情造成的损失。多元一体的大扶贫格局真正急贫困人口之所及,凝聚成全社会共助脱贫的合力。
中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只要中国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一定能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为新生活、新奋斗打下良好基础。
(邢成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海外网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