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的时候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而削弱了三公的权利。司徒的职责主要是处理朝中的各项政务,而太尉则负责军事行动,掌握军机,而司空则负责监察所有的官员,说白了,就是查看谁不听话,然后向皇帝报告。我们都知道三公示官职中的顶级存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以说是位极人臣。所以一般人想要掌握政权,先从三公下手,就算是乱臣贼子董卓觊觎汉室江山,也得对司徒王允恭恭敬敬。而曹操被封为司空,位列三公之一,也可以说是光宗耀祖了。
![关于司空的知识](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2/13/1644715137Xzs4Vq.jpg)
而曹操在迎接汉献帝之前,是兖州牧,镇东将军、费亭侯。州牧是一州的长官,平日里山高皇帝远,州牧在自己的地盘中可以一手遮天,权力大于刺史和太守,相当于一个土皇帝了。许多割据一方的诸侯都是周穆出生比如荆州牧刘表、冀州牧袁绍,董卓之前也是担任并州牧。而曹操挟持天子之后成为仅仅是司空,很多人便后有疑问,为什么之前官职那么响亮?后来只是一个司空?曹操为什么不要司徒太尉,而是抓住司空这个位置不放呢?
![关于司空的知识](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2/13/16447151394wpvAQ.jpg)
我认为原因是司空虽然位列三公之末,但仍是三公而,拥有自行选择官署的特权。虽然三国是个乱世,但礼未崩乐未坏,很多规矩不能打破,曹操之前连九卿都不是,直接被封为司空,已然是平步青云,如果直接让自己任太尉之职,或者大将军等,这就有点难以服众了。恐怕在舆论上会对自己不利。
而且三国时代天下混乱不堪,各地烽烟四起,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经常假借天子的名义出兵,所以曹操实际上已将太尉的权力掌握在手中。
至于朝廷中的政务,曹操将他交给自己的得力干将荀彧处理,而曹操得到司空的位置便可以名正言顺的检查百官,排除异己,从而执掌汉室江山。如此一来,我们可以看到司空位置确实适合曹操,如果位置过高反而有害,过犹不及。
大权在握,军政一体
除了司空之外,曹操还行车骑将军事,那么车技将军又是怎样一个官职呢?其实车骑将军是武将官,职中地位比较高的地位相当于上卿,甚至可以与三公平起平坐。位置比骠骑将军和大将军略低,而高于前后左右四将军和卫将军。
可以说武将官职中顶尖的存在了,属于朝廷重臣。我们熟知的张飞张翼德就是蜀汉车骑将军,马超马孟起则为骠骑将军。曹操有了车骑兵将军的名号则更加方便其对外用兵,内政军事都大权在握。
而且曹操的官职后边还有几个字,就是"百官总己以听",意思就是说我曹操不仅有监察,你们的权利,而且还能代表皇帝行使权力,你们得听我的话,对我唯命是从。曹操正是凭借司空等要紧的官职逐步成为东汉的掌权人
![关于司空的知识](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2/13/1644715140xufE0W.jpg)
废而又设,吴蜀从无
公元208年,曹操恢复了丞相制,从而废除司空在内的三公,让汉献帝封自己为大汉丞相。后来曹操去世,文帝曹丕正式称帝,又恢复了三公制度,任王朗为司空王朗去世后,高柔接任。不过渐渐地,三公逐渐成为了一种象征,而没有实权。常常由一些资历较为老的重臣用来显赫地位。比如魏主曹叡夺了司马懿的兵权,封其为太尉;而华歆也曾被封为司徒。
而对于西蜀和东吴两个政权来说,三公不属于常设官职的范围之内。蜀汉还好,许靖曾经担任过司徒,不过在许靖之后,司徒这个位置后继无人,司空和太尉则是从未设置。东吴则从未有过三公。
参考文献:
《三国演义》、《汉书·百官公卿表》、《魏书·官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