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雨是人工方法催化后降下来的呢?科学家说,有时雨不经人工催化就可以降下来,但雨量要小一些;人工催化后,可以加大雨量。有时不去人工催化,雨降不下来,只有人工催化后才能降雨。到底哪场雨是人工增加了雨量,哪场雨纯粹是人工催化下来的,需要进行科学论证,还需要进行对比试验。譬如,选定两个条件相同的地方,一个地方进行人工催化作业,一个地方不进行催化作业。如果实施人工催化作业的地方下雨多于未经催化的地方,就可以认为人工催化是有效的。
要做到这点很难,因为各方面条件相同的地方几乎没有,条件相仿的两个地方也难以找到。通常科学家会选择两个气象条件相似的地区,在一处进行多次人工增雨作业,另一处不进行作业。然后对多次作业的结果(比如平均降水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人工增雨是否有效。至于某一次降雨,到底完全是人工催化的结果,还是人工催化增加了降水,或是自然形成的降水,这种问题是很难回答的。即使进行了统计对比,也难以确切回答。由此看来,人工增雨的效果检验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科学问题。
顺便说一下,近年来还有“人工消雹”一说,那是指发现有可能下冰雹时,对云彩进行作业,使雨滴还没有长到冰雹那么大时就让它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