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防治飞速发展,推动医学科研成果转化
市三院的肺病医学中心有很多成绩:在2019年度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上位列结核病学全国第三,科技量值排名第六;“十三五”期间引进王辰院士、刘又宁教授等国内呼吸病领域优秀研究团队……该中心承担着深圳市及其周边区域结核病防控和诊疗任务,是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也是广东省结核病重点专科。成为国家结核病临床研究中心后,正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建立多个分中心,目前已覆盖华南地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心加强科研力量的建设,及时启动开展应对疫情的科研攻关,进行新冠病毒分离、培养、鉴定等系统性研究分析;开展抗体研究,包括恢复期血浆及特异性血浆抗体在临床中的应用,单克隆抗体的筛选及体外评价;新型临床诊断试剂的研发及评价;新冠肺炎流行病学研究;利用冷冻电子显微镜分析技术,首次观察到了真实的新冠病毒经灭活后的形貌,对下一步研制疫苗和研发药物提供帮助。
院长刘磊表示,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将争取在创新技术、创新药物、创新模式等方面有所产出;努力成为结核病防治领域的“前沿技术探索者”“临床应用领导者”“防控标准制订者”。“力争通过5年时间将结核病学科打造成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国,具有国际一流和国内领先水平的集结核病防控、诊疗、教学、研究和转化为一体的临床医学中心。”
消化内科提供全程式、一站式整合型医疗服务
消化内科是该院近年来重点建设的专科之一。科室引进了全国著名消化内科专家张筱茵教授,建立起一支技术水平精湛的医疗团队。尤其在内镜微创治疗消化道重症领域,目前已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让很多重症患者免去动刀之苦,以微创治疗的方式也能轻松治愈重病。
近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救治了一名有12年低血糖昏迷史的患者,该患者几乎每2小时就要进食一次,否则就会昏迷。入院以后,消化内科主任张筱茵通过超声内镜,在她的胰腺部位找到了“罪魁祸首”——一个4×3毫米的胰岛细胞瘤,这也是目前全国报道中瘤体最小的胰岛细胞瘤。
据了解,目前,该院消化内科已填补深圳市超声内镜下诊疗的多项空白,在消化及相关系统复杂疑难病的诊治方面,以整合医学理念为指导,以先进的内镜技术及肠道微生态重建技术为支撑,形成了以病人为中心,全程式、一站式的整合型医疗服务。
【撰文】史青玉
【作者】
健康情报局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