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中山国民间也兴起了一股玩乐嬉戏之风:
“中山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日,男女切依,固无休息,康乐歌谣悲,其主弗知恶,此亡国之风也。《吕氏春秋》”
”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地馀民,民俗懁急,仰机利而食。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女子则鼓鸣瑟,跕屣,游媚富贵。《史记•货殖列传》“
公元前296年,中山国都灵寿被赵军攻破,赵人先是扶持了傀儡之君尚,局势稳定后将其流放到陕西榆林,一度与“战国七雄”争锋中山国宣告灭亡。
![中山:燕赵大地上这个传奇的诸侯国,为什么经历了三起三落](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2/19/16452641547sLtij.jpg)
有关中山国的史料,零星见于《竹书纪年》、《左传》、《史记》等文献资料,直到两千多年后,中山国的都城重见天日,这个传奇的国家面貌才浮出水面。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专门记录诸侯国历史的“世家”。 中山国曾经有称王的历史,军事实力仅次于七雄,又一度影响了战国的局势,却没有写入其中,这是为什么呢?
关于这一问题,有人说司马迁的祖先曾在中山国担任过“相邦”,其中有一位叫熹的相邦,他行事卑劣,祸国殃民,司马迁不写中山世家是为了遮家族之丑;还有人说中山国是戎狄建立的国家,司马迁不作中山世家,是为了尊华贬夷;作者认为,司马迁没有专门记录中山国的历史,最大的原因是史料不足。
中山国固然称雄一时,但毕竟出自游牧民族,国内可能没有专门的史官记录本国历史,相关记载只能到其他中原国家的史书中搜检。加上秦国官方烧毁了大量六国史书,相关文献更加稀少,司马迁即使有心,也无力克服文献不足征的难题,把中山列入“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