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洞看花
北宋 / 欧阳修
学书学剑未封侯,欲觅仙人作浪游。
野鹤倦飞为伴侣,岩花含笑足勾留。
饶他世态云千变,淡我尘心茶半瓯。
此是巢南招隐地,劳劳谁见一官休。
![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安徽省-合肥市](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2/19/1645262541M8fFcB.jpg)
❀ 仙人洞在巢湖市银屏镇南银屏山上,《巢湖地区简志》记:“洞高约20米,宽30米,纵深200余米。洞内曲折幽深,蔚然奇观。仙人洞上方为悬崖峭壁高有百米,临空欲倾,形极险峻。”
汤坑泉
北宋/王安石
寒泉诗所咏,独此沸如蒸。
一气无冬夏,诸阳自发兴。
人游不附火,虫出亦疑冰。
更忆骊山下,敞然雪蒲塍。
![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安徽省-合肥市](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2/19/1645262542L0ayim.jpg)
❀这是王安石被贬至舒州赴任途中,受李公麟邀请游东汤池,品香茗,泡温泉,遂题诗《汤坑泉》。“汤坑泉”就是今天的汤池温泉,在庐江县汤池镇境内。丁汝昌亦曾题诗云:“青川水常流,骑马去闲闲。温泉如有意,暮雀相与还。名城藏古刹,落日满秋山。待到还乡日,归此且闭关。”
送范仲讷往合肥
南宋/姜夔
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过不寂寥。
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
![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安徽省-合肥市](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2/19/16452625422PhSju.jpg)
❀ 赤阑桥是南宋词人姜夔与合肥结下不解之缘的一个重要地名。从字面看,赤阑桥是红色栏杆的木桥,姜夔走过这座桥,就走进了合肥历史文化的重要一页。姜夔是江西鄱阳人,诗词创作的鼎盛时期,却是不断往返于杭州、合肥之间,因此在他的作品中,许多文字都是和合肥这座古城联系在一起的。
经考证,赤阑桥具体位置在今桐城路的月潭庵北侧,45中门口。2002年,合肥市政府在45中(当时是合肥师范附小)门口立了一块“赤栏桥”石碑,并将姜夔的《送范仲讷往合肥》刻于碑上。2006年,该桥附近进行改造,结合姜夔的诗句,再次将桥更名为更有历史意义的赤阑桥,成了桐城路上的标志性景点。
巢山二首(其一)
南宋/ 陆游
巢山避世纷,身隐万重云。
半谷传樵响,中林过鹿群。
虫锼叶成篆,风蹙水生纹。
不踏溪桥路,仙凡自此分。
![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安徽省-合肥市](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2/19/1645262543Jts23U.jpg)
❀ 此诗应该为陆游九年川陕生活后(淳熙五年)东归经巢山而作,细腻笔法,语言豪迈,描绘了巢山的优美风光,讴歌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诗中的巢山,据《太平环宇记》载,本名道人山,唐天宝六年改为巢山,即今巢湖市坝镇境内的象山。
立春日合肥道中短述
明/王阳明
腊意中宵尽,春容傍晚生。
野塘水轻绿,江寺雪初晴。
农事沾泥犊,羁怀出谷莺。
故山梅正发,难寄欲归情。
![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安徽省-合肥市](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2/19/1645262543GPwlI0.jpg)
❀ 立春日为重大节日,巢湖流域称之为迎春日,仪式隆重。此为作者在立春日赴合肥途中见闻抒怀。
中 庙
明/储良村
湖上高楼四面开,夕阳徙倚首重回。
气吞吴楚千帆落,影动星河五夜来。
罗隐诗留仍水殿,伯阳仙去只山隈。
长空送目云霞晚,两腋天风下凤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