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获得性
除遗传外,其他一些因素也能影响蛋白C “数量”和“质量”降低,而引起蛋白C缺乏症,例如严重肝脏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感染、尿毒症、维生素K缺乏或使用维生素C拮抗剂等。这种情况,罕见发生在新生儿身上。
小兰轩无疑是幸运的,成为了国内首例成功救治的最小年龄遗传性蛋白C缺乏症病例,目前主要以频繁地输注血浆联合口服抗凝药物作为长期治疗方案,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小兰轩如今已5岁,健康可爱,兰轩妈妈也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
燃起的希望与困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出的定义,罕见病指的是患病人数占总人口0.65‰-1‰的疾病,包括白血病、血友病、苯丙酮尿症、白化病、成骨不全症、戈谢病等。世界上已经确诊的罕见病已近7000种,仅约 10% 有对症的治疗药物。
其实,罕见病虽然罕见,往往并非那么可怕。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罕见病患者或罕见病基因的携带者,只要生命繁衍不息,就会有发生罕见病的可能。尽管小兰轩的病罕见,但只要找到有效的药物就有未来,就有希望。 针对蛋白C不足的情况,我们需要人为维持体内蛋白C处于正常水平,因此定期静脉输注蛋白C浓缩物是当下的最佳治疗方案。近些年相关研究也肯定了蛋白C浓缩物的疗效与安全性。早在2007年,美国即批准了蛋白C浓缩物,作为孤儿药上市。
所谓"孤儿药"即为罕见病治疗药物。由于罕见病患病人群少、市场需求少、研发成本高,少有企业问津,因此这些药被形象地称为"孤儿药"。
然而遗憾的是,国内暂时没有蛋白C浓缩物。所以,基于实际情况,为尽量延长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的时间间隔,小兰轩采用联合长期口服抗凝药物用于缓解病情,但治疗必须频繁动态监测凝血功能。
幸运的是,我国政府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
过去四年,国内罕见病「无药难题」得到缓解。多种政策加持下,国外已上市的罕见病药物明显加速进入中国。国内也开始出现专注罕见病领域的新药研发企业。
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常常思考个体与疾病的关系,可能是灾难,但当个体足够幸运和坚持时,便是重生的力量,小兰轩平安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过去,此类罕见疾病并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有太多“花朵”还未开放便已凋零。
未来,希望小兰轩这类罕见疾病群体能够得到更多的和及时救治,同时,也期盼更多像小兰轩这样的患者,可以早日使用上更有针对性的药物,由小步慢跑步入治疗的快车道。
参考资料
1. 杨凤丽,李浩,陈琴,等. 新生儿遗传性蛋白C缺乏症所致暴发性紫癜一例[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5,30: 230-231.
2. Product Information: CEPROTIN(TM) IV injection, lyophilized powder for solution, protein C concentrate human intravenous injection lyophilized powder for solution. Baxalta US Inc. (per Manufacturer), Westlake Village, CA, 2015.
作者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临床药师。中华医学会中国药学会“明医识药”科学辟谣专家团成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传播专委会会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第二届临床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 青年委员;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自我药疗专业委员会 教育委员;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全民健康素养促进分会 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成员;福棠儿童医学发展中心风湿免疫学组副组长;以第1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篇。编写著作4部,其中主编1部,参编专著3部。编写科普读物3部,其中主编1部。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课题3项,作为骨干参与课题3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儿童药学科普公众号“药酱”主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