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江有48滩,实际有51滩。
上游县城以上有21滩:斜滩、枣树滩、杏树滩、浅滩、李树滩、雷家滩、茶磨滩、虾西滩、竹叶滩、水口滩、卜家滩、狗头滩、蔡家滩、江口滩、官滩、朱家滩、破碧滩、衙滩、浏家滩、钟家滩、黄沙滩。
中游(县城至新市)30滩:严家滩、老雅滩、胥家滩、落星滩、回藉滩、澄潭滩、山门滩、苦竹滩、上岸滩、下岸滩、小洲滩、大洲滩、青口滩、皂角滩、龙王滩、梓草滩、硬树滩、犄角滩、浯口滩、(又名溜滩)野猪滩、神仙滩、大滩、姚家滩(又名毛公滩)七星滩、猪肝滩、兰畲滩、磨石滩、接家滩、曲尺滩、磨刀滩。
水浅水急曰滩,水深者为潭,一般为中岩石天然形成。有滩必有潭。县城以上有14:湄潭、谢江潭、车田潭、穿岩潭、破口潭、画狮潭、青草潭、万里潭、凤凰潭、浮潭、美潭、锣潭、黄花潭、石壁潭。
县城以下有21:会龙潭、龙婆潭、澄潭、大水潭、大姑潭、小鼓潭、大鼓潭、樟树潭、龙潭、蛤蟆潭、瓮江潭、浯口潭(龙王潭)大螺潭、小螺潭、真君潭、木马潭、团石潭、梭潭、卢剪潭、回深潭、五角潭。
昌水有潭8:喷水潭、约丝潭、源潭、白石潭、紫衣潭、鬘珠潭、檀树潭、桐树潭。
三
平江还有五池三十八井皆为汩、昌两水之源。据平江《同治县志》记载,池凡五:九曲池,在县城南,回环曲折,清流可鉴。
洗砚池,在县东阳坪,君子坪。
明月池,在县北梅仙瑞应寺左,溪水长流,中有石池,圆宽丈许,深四尺,如明月状。还有一池在县东。
仙人池,在县西张家陂罗峰坦,池深尺许,围径二丈,遇旱潦,不竭不盈。
井三十有八:砚池井,在县城,淘井者尝获一砚,有明王守明之铭,故名。义井,在县城义井巷。高公井,在县城君子巷。近圣井,在县城考棚内。陈家井,在城北坳背。王家井在百步岭。梅家井,在县城北。七星井,在县东道岩艾仙坛上,四时不涸。竹筒井,在县东杨思陂。石潭井,县东九岭。龙泉井,在县东神鼎山下。乌云井,在县东毛湾,泉水甘冽,井底结乌云,天必大雨。万家井,在县东黛屏源,汲泉祷雨立应。七仙井,在芦洞十八盘山下,石窦出泉七窍,四时不竭,旱祷辄应。福井,在县南沙段超园。朱泉井,在县南低坪,泉甘冽,夜深井底常见楼阁,祷雨辄应,可溉田二三百亩。圣井,在县南福石山。杏树井,在县西梓江。穿坟井、桥头井、甘家井、继阜井均在梓江。穿山井,在县西白华山腰。龙井,在县西湖源山,其水溉田千亩。羊舐井,在县西石桥。泉湖井,在县西周公塘侧,味甘冽,能疗暑疾。太公井,在县西晋坑。东井、西井在县西湖源山长寿寺。龙泉井,在县北梧桐山下观音堂,水可疗病。梅仙井,在县北梅仙,又名龙王井,泉涌如斗,石穴九曲,长十余丈,昔思禅法师曾入穴祷雨,镇以铁符。雷锋井,在县北岑川,井浚目唐乾符己亥年,有记。泉塘井,在岑川。龙嘘井,在南江如师坪,井中有物嘘气,如击鼓声,相传下有潜龙。白龙井,在南江开山坳。桂花井,在瑚珮苏家段。杨头井,在县北扶社,祷雨辄应。广口井,在虹桥,水出石隙中,甘而冽,井仅容勺,然挹之不尽。
以上这些水源水系,古井古池,古滩古潭均来自于志书记载,来自于大自然的大千世界,来自于平江先人的建设与创造,我们应该且行且珍惜,水悠悠,人前行,把我们短暂的人生融入悠悠的汩水之中,昌水之中,永保汩水之青春。
四 汨水西流
河流在地表的流动方向是受地形地貌的影响,俗话说“水往低处流”,我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西部的青藏高原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区域,也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源头。西高东低的地势,确实我们江河之水向东流。而我们平江的地势反而是东高西低的地貌,从龙门至伍市的花园河高度相差107.5米。是幕阜山脉向东的延伸抬高了平江东北方向的海拔高度。才使一江碧水向西流,最终汇入洞庭湖还是东流入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