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除了邺城外,邯郸东部地区的大名县也成为一个大都会,北宋时期因为北方边防形势严峻,大名成为北宋“陪都”,为北京大名府。
对了,邯郸地区既然相继出了邺城和大名府,那它本身呢?邯郸城本身当然已经渐渐衰落,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河北起兵后,攻占邯郸,并改为邯郸县,邯郸第一次由王国之都改为县治,这个时候邺城是这一地区中心。曹魏时期,邯郸已经彻底沦落为普通的县城,在东汉、曹魏200多年的时间内,走完了它自西汉“五都”之一的名邑大城到曹魏时期蕞尔小县的衰落过程。从此以后直到清末,虽然邯郸的隶属关系屡有变动,而其普通县城的地位从未改变。

也就是说,现在的邯郸其实早在汉魏的时候就衰落的,但是它境内的邺城、大名等后来也有了兴盛的历史,而且,邯郸的名称保住了。
到了明清时期,邯郸属于直隶广平府下面的一个县——邯郸县,清代后期,由于海运的兴起和京汉铁路的开通,严重消弱了大运河的交通地位,邯郸东部的大名府也走向衰落。
1949年,邯郸降为镇,但为邯郸专区专署驻地。 1952年,复升为市,被国务院设为市一级地方行政单位,邯郸终于又由三级行政区升级到了二级行政区, 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消邯郸地区,实行地市合并,将邯郸地区所辖各县划归邯郸市管辖,称邯郸市,现在的邯郸一个地级市里面竟然有三个古都——邯郸,大名,邺城(位于邯郸市临漳县境),这在中国的地级行政区中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这也说明了这一地区有着灿烂的历史。
作者: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