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因杜甫的诗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而记住了成都的别称“锦官城”,但是却很少有人记住为成都博得“锦官城”名号的蜀锦。在很多人眼中,蜀锦早已如古诗一样,成为历史的绝响。其实不然,蜀锦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以蜀之名,为蜀扬名,和蜀同步。锦官城是蜀锦的主场,也是蜀锦的秀场,蜀锦已在这里“秀”了两千多年,虽然有时步履阑珊,但是却要在锦官城里“锦”行到底。
“天下锦绣出蜀锦”幕后的历史
“蜀,葵中蚕也。”这是《说文》中对蜀的解释。在很长时间里,神州大地,“蜀”一直和“蚕”划等号。说起蜀国,就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丝绸。而在古代,提起中国,外国人就会想起陶瓷、丝绸和茶叶。这中国古代的“出口三大件”,是我们的国家形象之一。而在很长时间里,这一“国家形象”一直由蜀锦来捍卫。
锦是最高端的纺织品,中国古代名锦蜀锦、云锦、宋锦、壮锦并称“四大名锦”。虽然四者并称,但是他们却是不同“辈份”。后三大名锦,都是在明清时期成型、成名。而这时的蜀锦早已经历过“巫山云雨”, 甚至在杜甫作下“花重锦官城”的诗句以前,蜀锦就已功成名就——蜀锦是其他三大名锦的师承,如果把其它名锦比作武侠小说中的门派,那么蜀锦就是少林寺,就像张三丰师出少林而创立武当而成武林大派。云锦、宋锦、壮锦都分别从蜀锦中学到了织锦技艺而成为一方名锦——天下锦绣出蜀锦。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蜀锦画
蜀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那时是中国织锦业的发轫期。中原各国郑、卫、齐、鲁皆产锦。在天府之国,心灵手巧的蜀国人也发明了精美的蜀锦。但是因为巴山和秦岭的阻挡而不通中原。中原人不知蜀锦之美,蜀国人不知中原织锦市场之大。各地方织锦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但随着地域交流的加深,类似褒斜道、连云栈等古栈道的修建,让中原先进的织造工艺随着古道西渐,改进后的蜀锦也开始蚕食中原广大的市场。
秦国东进函谷关统一六国后,用焚书坑儒的举动结束了“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而几乎在同一时期,蜀锦东出褒斜道、连云栈古栈道,开始了蜀锦一统锦锈的旅程。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大将司马错伐蜀,结束了古蜀国开明王朝的统治,在今天的成都建立蜀郡,蜀锦织造开始大盛;到汉朝时,朝廷更是在成都设立了官办织锦机构、专管织锦的官员,至此成都开始被称为“锦官城”,博得了“锦城”之名,而环绕成都的锦江,因有众多民众在其中洗濯蜀锦而得名。成都开始“吾家有锦初炼成”。
图为后人对出土于尼雅遗址的古蜀织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复制品
从汉时开始的丝绸之路,奠定了古代东西方贸易的基础。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蜀锦都是中国丝绸出口的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蜀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一张名片。
诸葛亮和蜀锦不得不说的故事
在汉代,蜀锦虽然有一定发展,但是在全国却并不十分有名,真正让蜀锦“博得身前身后名”,成为中国织锦业名片的,却是缘于一个人“呕心沥血”的举动。这个人便是诸葛亮。诸葛亮有句名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他治理蜀国的心路历程,也是他发展蜀锦织造的真实写照。
三国虽然鼎足而立,但蜀国却是力量最小的一支。诸葛亮是一代名相,为了加强国力,他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但是曹操、孙权也是一代雄主,他们招募流民,分封土地,推行屯田,迅速兵精粮足。三个国家用的是一样的招数,于是谁的土地多,谁的国民多就是决定因素。显然,这一点上蜀国不占优势。要想立于不败之地,那诸葛亮就得出奇招。诸葛亮手上的奇招就是蜀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