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西北边疆,有一座新中国建立后一度被设为高度机密的矿区---新疆可可托海矿。
可可托海蒙语意为“蓝色的河湾”,哈萨克语意是“绿色丛林”,顾名思义,可可托海所处的位置水草丰茂。地理上可可托海位于阿尔泰山脉的东端南麓,额尔齐斯河的源头。
如果单论风景,中国大地上各处5A级景点足以让每个中国人心旷神怡。而可可托海,则是以另一种特殊的“国士”贡献屹立在神州边疆。
可可托海---一座“地质矿产博物馆”。
筚路蓝缕,为国奉献
说到炫富,最高级的应属比尔-盖茨了,比尔-盖茨以收集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为爱好。
元素周期表中众多金属、稀土元素乃是工业、制造业的重要基础。众所周知,我国近些年来在逐步加强管控稀土出口,这一点涉及到国家安全,不容马虎。
而可可托海矿区,准确的讲是可可托海三号矿,恰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三号矿盛产世界上已知的140多种有用矿物中的86种矿,其中铍资源量居全国首位,铯、锂、钽资源量分别居全国第五、六、九位。
三号矿脉蕴藏着稀有金属铍、锂、钽、铌、铯等;有色金属铜、镍、铅、锌、钨、锰、铋、锡等;黑色金属铁等;非金属矿物云母、长石、石英、重晶石、兰晶石、石灰石、煤、盐、碱等;珠宝石矿海兰石、紫罗兰、石榴子石、芙蓉石等共86种矿物,占人类已知有用矿物种类的60%,而且各种矿物呈十分规则的螺旋带状分布,分布界线非常分明。最令人惊喜的是这是一个草帽型矿,在矿坑四周仍有大量未被挖掘的资源。
1935年,可可托海发现了稀有金属矿藏。
1951年中苏合营成立新疆有色公司阿山矿管处,开始大规模开采。
1955年元月1日,矿区全部企业移交中国独自经营,原阿山矿管处更名为冶金工业部有色金属管理总局新疆有色金属公司可可托海矿管处,直属中央管理。
1958年,更名为可可托海矿务局。
彼时,中苏关系融洽,在苏联的帮助下,中国上马了一系列国计民生项目。而对于采矿,苏联也是派出了大量的地质、矿业专家前往可可托海指导。
也正是这个原因,可可托海现在还有大量的俄式建筑。
当时战败后的日本对于可可托海的废弃矿石很是眼馋,提出要用一公斤粮食换取可可托海矿一公斤“废矿石”,彼时中国的矿石冶炼技术不发达,对于废弃矿石的二次提炼没有很好的办法,但日本人的提议被周总理拒绝了。
三年苦难,为国奉献
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对斯大林展开批判,苏联开始走上霸权路线。
1958年4月和7月,中国要求苏联提供承诺给予的核武器及核潜艇,苏联提出要在中国领土上建设用于军事的长波电台,和在中国领海和中方组建联合舰队作为交换。
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都牵涉到了国家主权,中国均予以拒绝。
此后,中苏关系逐渐恶化。
1960年7月16日,苏联政府正式照会中国外交部,限期召回全部在华工作的苏联专家,销毁部分技术图纸,从而撕毁了与中国合作的几乎所有经济合同,同时要求中国偿还对苏联的外债。
当时总外债折合人民币52亿余元。按照协议,外债应于1965年前全部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