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霸州的简要介绍
今天的霸州,主要由古代的3大片区构成,即:益津关(县)、信安军(县)和胜芳镇。
五代后周之前,还没有霸州的建制和称谓,今霸州一带属于永清县地。
959年,后周世宗柴荣,收复益津关,升为霸州,此为霸州得名之始。
霸州,春秋时属燕国地,秦属上谷郡,汉属渤海(勃海)郡,东汉属广阳郡。晋代属章武国,北魏属章武郡。隋初,属瀛州。大业初年,属河间郡。唐初,属幽州。天宝年间,属范阳郡。五代后晋石敬瑭时,没入契丹。周世宗柴荣收复益津关,始置霸州,为重镇。
在宋代,今天的霸州境内曾有霸州(益津关)、信安军,而胜芳历史上一直属于文安县,民国35年(1946年)嫁给了霸州。
霸州,我去过至少4次,正好霸州、信安、胜芳3地都去过,1次去霸州城、1次去信安镇、2次去胜芳镇。
二、宋、金时代的霸州
- 1 霸州的得名分析
霸州古称益津关,信安镇曾名淤口关,与瓦桥关(今雄县)并称“三关”,即周世宗柴荣收复的三关,也是杨六郎把守的三关。
霸州名字威武霸气,与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有关,五代、宋之时期为了威服、震慑辽邦,当时起的名字都很有气势,比如雄州、威州、威虏军、静戎军、破虏军、定远军。
澶渊之盟,宋辽议和之后,威虏军改为广信军(后改遂州,今徐水县西),静戎军改为安肃军(后改安肃州、安肃县,即今徐水县), 破虏军改为信安军(后改信安县,今为信安镇),定远军改永静军(后改景州,治今东光,元移今景县),而霸州的名字最终保留了下来。
- 2 宋代的霸州和信安军
宋代的霸州和信安军(今信安真)是2个独立的州(军)级的建制,互不统属。
- 霸州,中,为防御州。后周置霸州,以莫州的文安县、瀛州的大城县来属。1113年,赐名永清郡。后周及宋初,霸州城(益津关)一带,属于南永清县(北永清县属辽国)。
按《宋史.地理志》,1035年(南)永清县并入文安县,那么此时霸州治益津关(今霸州城)?文安县治今文安城?还是霸州、文安同时治文安城?
- 文安,为上县。有8寨:刘家涡、刁鱼、莫金口、阿翁、雁头、黎阳、喜涡、鹿角。1081年,割鹿角寨隶信安军。1113年,改刘家涡寨为安平,阿翁为仁孝,雁头为和宁,喜涡为喜安。)
- 大城,为上县。
- 信安军(等同于下州)。981年,以霸州的淤口寨建破虏军,1005年,改为信安军。有7寨:周河、刁鱼、田家、狼城、佛圣涡、鹿角、李详。1081年,霸州鹿角寨改隶信安军。]
- 3 金代的霸州和信安县
霸州,下,为刺史州,治益津县,领4县:益津、文安、大城、保安(信安)。
益津县,1189年设置,为霸州附郭县。
保安县(信安县),金初,沿袭宋为信安军,1167年降为信安县,隶属于霸州。1222年4月升为镇安府(原因为金宣宗倚重张甫,作为河北的抗元势力,封其为高阳公,并升信安县为镇安府(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