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铺镇云峰村是安徽省潜山市至太湖县的乡村捷径,我们从潜山县城到云峰吃过午饭后,又从这里经十几分钟后驶向长胜关。
长胜关,是古代设置的一个关隘,过去关两边是陡峭山峰,潜山横中山里人到原牌楼乡,此处是绕不开的一个关卡。古时关上建有瞭望亭,只要有一个人站岗,手握长矛弓箭,就能凸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
关下石阶铺得弯弯曲曲,石阶铺自何年何月,目前没有人能说清道明,只能透过石板经历风雨和磨砺的程度,去想象推测。与古石阶相依相伴的是小径两旁的古树根和藤蔓。大树也许能被砍伐或用作炼钢烧炭的燃料,但扎在地表深处的根“野火烧不尽”。一排亭亭玉立十几米高碗口粗的毛竹,为石阶遮风挡雨,是长胜关的一道自然风景线的无名英雄。
大家还在休息的时候,我问百年古民居离关口远不远。向导牌楼中学李尚荣老师说,就在关右边的山凹里。看到一条很陡的路,接着往下走到山底水田旁,李老师也迷路了。在一女孩的指引下,我们向右通过一片茂密的毛竹林,然后在一条几乎不是路的路上踩着青草和刺藤往前走。
这条路一会儿要从溪水中穿过,走过去要轻快一点,要不然可能就要陷下去;一会儿要爬很陡的山坡,原本没有扶手什么的,一脚要是踩的不实就可能滑倒。气喘吁吁、小心翼翼,约二十分钟后,在一制高点上我们看到了古民居。
为了搞清古民居的年代,我们询问一位坐在一间民宅门槛旁的老人。老人个头不高很慈祥,他说自己姓朱,今年已70多岁了。老屋究竟兴建于哪一年,老人笑着说“搞不清楚,反正我还是小孩时就有这些房子了。”老人接着说,“下面房子只有6个老人在守着,年轻人都搬走了。”我瞅了一下地势,东面是一片水田和树林,其余三面都被山麓或毛竹林包围。
西面有一道从山麓铺到山下很老的石阶路,这显然是村民来来往往交通的生命线。当我们准备往回走时,老人笑着说,前面山脚下还有古房子。在老人和一条狗的带领下,翻过一座小山包,路程不过百米,几排古民居果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又是一位笑容可掬的老人,他放下手中正砍的柴棍棍,带我们走进正中央的一间古民居。这房屋的格式,与其他地方的大同小异。几道石阶,长椭圆型镶嵌着石条的门框,大门是很厚实的木板拼的,上面有几道锈迹斑斑的阔铁条连接巴着,还有固定的铁环,然后是堂轩、天井和摆放祭祖牌位的正厅。这位老人也70多岁了,回答我们的询问,答案与朱老几乎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
我们发现,这古民居的墙头和瓦,实实在在板结板结,而且都带有美术图案。数百年过去了,房屋还有人居住,还被后人惦记,还被手机照相机拍摄,可见古人为人处事一方面讲究纯朴厚道,一方面不忘追求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