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好办,几个金融机构的人立刻从天而降:一家美好分期、一家乔融金服,刷刷的,姑娘就借了6.2万块钱,开始了整容大计。
姑娘以为整完了,就可以上班。终究还是太年轻……
负责人告诉她还不符合要求不能上班。
明明来应聘却被拉去整容,“借钱”整完了依然没有工作,小姑娘被”坑“的有点惨。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应聘服务员、19岁的小姑娘能还得起这笔她眼里的“巨款”吗?但借款机构就这样借给她了。是因为她应聘的是日结600块的佳丽模特?
小姑娘一句,面试官告诉她他们会所和整容医院是合作的。答案不言自明。
当下的医美分期行业,正上演着一幕幕狗血剧情,用户本想整个容,美丽一下;结果是“一下没钱”。
这个行业还存在着政策风险、道德风险、技术风险,对医美分期来说,都可能是个“坑”。
这个行业自身的特性适不适合分期也存在疑问。
比如,中介和美容机构的“骗贷狂欢“跟行业性质有关。
医疗整形具有冲动性消费的特点,医美分期审核慢,放款速度慢的话,顾客出了门可能不会再回头。
但是分期消费又需要细致地审核与风控,这两个必然成为一对矛盾。
所以,如果想要踏实经营,贷款平台应该放缓审核速度,降低审核通过率,提升客户质量,让骗贷者无缝可钻。
另外,魏女士的经历也告诉我们,医美行业非常依赖销售渠道。为了取得高额销售提成,一些本身不具备还款能力的消费者也成了合作渠道眼里的“香饽饽”。
这是医美分期应该操心的问题。
医美分期机构要擦亮眼睛,不具备还款能力的消费者最后不仅可能变成平台的坏账,还会影响行业声誉。
对于普通人,尤其是广大求职者,看到19岁小姑娘成美的例子,也要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