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绘图当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拐角或小斜角的情况,特别是涉及到机械绘图的设计师,这种情况下CAD的倒角命令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使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得到翻倍,那么这个神圣的倒角命令具体该如何操作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CA倒角命令:CHA(全称:CHAMFER),主要用于两线交叉、放射状线条或无限长的线上建立倒角或圆角。在CAD软件中的图标见下面截图,当我们把鼠标放在图标上不动的时候,3秒钟左右就会弹出CAD倒角功能的说明,见下面截图。

CA倒角命令图标

当我们把鼠标放在图标上不动的时候,3秒钟左右就会弹出CAD倒角功能的说明
CAD倒角的操作方法:
1、 在命令行输入CHA按回车键确认。
2、 在菜单栏中依次点击【修改】—【倒角】(见下图)。
3、 点击CAD软件中的图标。

在菜单栏中依次点击【修改】—【倒角】

点击CAD软件中的图标
执行命令后,命令行会提示:选择第一条直线或 [放弃(U)/多段线(P)/距离(D)/角度(A)/修剪(T)/方式(E)/多个(M)]。其实倒角的命令核心的功能在“距离(D)/角度(A) /多个(M) ”,其它的一般很少用,大概知道一下即可,下面我们一起来逐个了解一下吧。
放弃(U):当我们再次输入U按空格后,命令行会提示“命令已完全放弃,如下截图。

当我们再次输入U按空格后,命令行会提示“命令已完全放弃
多段线(P):当我们再次输入P按空格后,它就会按照当前倒角的长度和角度执行,(这个当前的倒角长度和角度其实是我们上次执行命令后留下来的。) 然后按照提示选择二维多段线,例如选择了如下图的矩形,执行这个命令后就会将矩形的4个边都变成当前命令的长度60,角度80。

当我们再次输入P按空格后,它就会按照当前倒角的长度和角度执行

执行这个命令后就会将矩形的4个边都变成当前命令的长度60,角度80
距离(D):当我们再次输入D按空格,命令行提示指定第一个倒角距离和第二个倒角距离(此处我输入的距离均为:40),按回车键确认后在图纸中指定两条直线即可完成倒角。

当我们再次输入D按空格,命令行提示指定第一个倒角距离和第二个倒角距离(此处我输入的距离均为:40)